对于同步卫星来说,也是会在每年太阳运行到赤道附近、春分以及秋分前后的23天,它会进入地影。此时,它就需要蓄电池来供电了。
这就要求蓄电池能有足够的存电供卫星使用。
卫星的电池系统可以说是相当的沉重,而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以及放电的深度决定了卫星寿命。
卫星蓄电池发展一共经历了3个阶段。
1960年代,主要用的是镍镉电池。
1990年代则以镍氢电池为主。
到了2010年代以后,这是变成了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张志鹏直接就搞出了三元锂卫星蓄电池。
这种电池比之前的电池组重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功率密度却提升到了120wh/kg,可达到15年1500次充放电,卫星寿命可达10年以上。
这些科技可是在后来的卫星技术发展中都大放异彩了的。
张志鹏在认真研究了张友松团队的这一技术路线之后,他笑着对张友松说:“友松老师,我认为,你们的这个技术路线也还是非常优秀的一种选择。”
“比我自己设计的那个技术路线要好上一些。”
张友松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志鹏同志,您就不要安慰我了吧!”
“我这个设计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热控无法搞定!”
“如果不搞定热控的话,那卫星就算是搞出来了,肯定也会在短时间里被太空之中极度的温差彻底摧毁。”
张志鹏笑道:“如果给你一些时间,伱能按照你这个思路搞定这颗卫星吗?”
张友松迟疑了一下说道:“两个月肯定搞不定。”
“最少也要两年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