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一段时间,张志鹏和冯朝阳团队就开始对近防炮的炮筒进行改造试验。
经过一番在实验工厂里的紧张实验,最终他们终于是造出了更坚韧耐用的近防炮的炮筒,并且,他们还进一步完善了炮筒的冷却系统。
经过各种调试,张志鹏对最后的成品还是比较满意的。
近防炮这玩意,就是一艘大舰最后的保命手段,所以各国都在拼命研发,希望能够造出射速快反应灵敏而且射击更加精准的近防炮。
之所以张志鹏要把炮弹的射速提到1.1万发每分钟,是因为他知道,未来的导弹的速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快。
高超音速导弹动辄就是五六个甚至十来个马赫的末端攻击速度,近防炮要是不够快,那想要拦住高超音速导弹,是没有一点可能的。
射速必须超过一万每分钟,然后才有可能拦截成功。
说是射速可达一万多发每分钟,实际上这只是说它反应速度极快,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快速点射,将来袭的导弹或者飞机给摧毁。
东西是造出来了,但是,冯朝阳有点儿肉疼。
因为,造这么一个炮,实在是太昂贵了点儿。
一分钱利润都没加呢,成本就快一千万了。主要是各种材料太过昂贵了点。
这些材料,大多都是张志鹏搞过来的,还没有给兄弟单位付钱。
而赵炳坤只给了冯朝阳5百万的经费罢了。
“志鹏同志,这次,我们好像还亏了啊!也不知道赵主任会不会补给我们差额。”冯朝阳说道。
张志鹏笑了笑说道:“只要咱们的东西造得好!赵主任肯定不会差咱们这么一点小钱的!”
“以后啊,咱们国家会在军事方面投入更多的!咱们再不会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了。”
如今已经是1995年了,华国的军费增长,也的确是已经快要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了。
近防炮改造完毕,这一次,他们没有自己测试,而是直接就给赵炳坤打了个电话。
赵炳坤很快就带着一帮子海军装备部的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