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匹配这个操作系统,张志鹏又在飞行员的仪表盘那儿加了一个小屏幕。
这样,航电系统的各部分传达来的信息经过处理,就会直观地出现在屏幕上,帮助飞行员做出各做操作判断。
而改造航电系统需要的cpu和微处理器芯片,张志鹏都是设计了之后,在618厂的实验室里进行制作。
就这么地,张志鹏日复一日在618厂和学校实验室之间来回穿梭往返。
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1991年的春节前夕。
这一天,在实验室里,张志鹏协助郑敬之将航电系统的各部分用传感器连接器串联了起来,然后通上电之后,主机屏幕亮起开始工作。
张志鹏等于是在实验室做了一个飞行模拟舱,可以完全模拟飞机在空中的各种状态。
他尝试了一下,觉得自己帮助郑敬之整合起来的这个航电系统还是相当好用的,各种复杂的指令按钮,如今都得到了简化,让飞行员的操作强度和难度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因为有主机帮他处理各方面的情况,他只需要做出决断性的操作就好了。
“老师,您看,我目前也就只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了。”
“您来亲自体验一下吧。”
张志鹏对郑敬之说道。
郑敬之在旁边早就高兴到合不拢嘴了。
因为,张志鹏这么一搞,航电系统的确是已经实现了便利化和智能化,整个飞机被这么一整合,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笑着点头说:“好!还是年轻人有想法!”
“我也尝试一把!”
“当年我也是亲自开过飞机的,那个时候的飞机跟现在的比,已经简陋到不像样子喽!”
郑敬之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把张志鹏整合起来的这个飞机航电系统。
体验过之后他就大呼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