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秋日暖阳堪堪过了中天,温度不冷不热正适宜。
郡王府窦莹书房。
韩郡王赵哲与窦莹今日好兴致,合作画一幅秋菊。赵哲停了笔顺便问,“莹儿,府中昨日又发卖了十几个下人,可都是不好的?”
手中狼毫在砚台边上,把笔锋旋转着舐笔,窦莹笑曰,“倒不是不好,只是群评不忠心。”
“群评?那是什么?”
赵哲觉得好玩,没听过这个词不知怎么回事。
看赵哲身上襻膊松了,窦莹放下狼毫笔,帮他挽袖筒重新系紧臂绳。一边说,“我让府中所有下人私下密报,每人写下十个不能忠心事主之仆。一人差评是个人恩怨,两人差评是意外,但凡被差评三次的都不能留。在殿下面前往往都装的人模狗样,一个比一个忠心,只有私下才暴露真实品行。我们高高在上看到的未必真实,下人们互相更了解、更精准,毕竟大家的眼睛是亮的。对任何高门大户,下人能干与否远不如忠心来的重要,否则府中也不会被二皇子下了七八个暗桩。”
大概是赵哲对窦莹太贴心,两人不像是热恋,倒有些夫妻般的默契。
“莹儿说的极是。”重新系了襻膊,赵哲抬手臂舒展,再次拿起狼毫笔。
两人在门口侍立,闲来无事小娥偷偷问玥玥,“姐姐,白矾楼为何叫正店,正店酒楼一定比脚店规模大吗?”
窦莹说过小娥聪明好学,多教教她,以后可堪大用。
玥玥便耐心解释,“那倒未必。有的脚店便比正店门面还要辉煌,正店是指酿酒权。汴京城只有七十二家正店,其余的统称脚店。脚店自己无权酿酒,只能从官定的某一家正店买酒。”
“那官方规定的正店酒差一点,到别家正店买酒不可以吗?”
“那要向有司衙门申请了。比如说白矾楼所产‘和旨’酒,因酒房规模全大宋国最宏大,酒香纯正回味绵长,申请的脚店越来越多呢。”
“那岂不是不够卖?”
“嗯,的确。和旨酒的名声越来越响,有不少外地顾客要捎上一坛,回去宴请用呢。”
门外守职的丫鬟走进来,向赵哲与窦莹福了福,“姑娘,汝州龙兴窑口送荷叶口瓶的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