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到这个名字时,日报读者们还愣了一下:芥川龙之介是谁?
紧接着回想起来,就是那个发表了《罗生门》的作家呀!读者们现在想起《罗生门》这篇文章都还觉得头皮发麻。
这位芥川先生实在了不起,竟能写出那样看似朴实却十分深刻的文章来,也难怪《横滨日报》愿意专门给人家腾一个版块出来,好些平时不看报纸的人都是因为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才买了报纸。
这其中就有藤田先生。
藤田先生在工作时偶然看了办公室每日订来当摆设的报纸后,对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惊为天人。
他觉得这个故事看似平平淡淡,背后所表达的含义却令人毛骨悚然,他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些让他印象深刻的句子:
「他自然是不明白这老婆子为何要拔死人的头发,没办法对此做出公正的判断。只是他觉得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在罗生门上面拔死人的头发,单凭这一点已经罪无可恕了。当然他已经忘了自己刚才还打算做强盗的事情了。」
「是不该拔死人头发,可这些死人活着的时候也都是干这类勾当的,这个被我拔了头发的女人,生前就是把蛇肉切成段,晒干了当作干鱼卖到兵营去的。如果不是得了瘟疫死了,现在还在卖。她卖的干鱼味道挺好,兵营的人买去做菜还少不得呢。她干那勾当也不坏,若是不干就得饿死,反正也是被逼无奈。你觉得我这样是在干坏事,可若是不干就得饿死,一点办法都没有呀!我跟她一样束手无策,她应该也会原谅我的。」
……
藤田先生觉得芥川先生最厉害的地方便在于,他的笔下没有一个角色说到自己命苦,就只是说这些角色是为了活着,可偏偏越是这样描述便越让人觉得他们的日子苦。
苦难让活着变成了奢望,于是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都没办法问心无愧。
因为故事里的角色让藤田先生实在挂怀,于是他特地在下班后又去买了一份报纸,买的时候听报亭主人说这份报纸卖的格外的好,他买走的已经是他又引进之后的倒数第二份了。
于是藤田先生愈发珍惜这一份报纸,更是将芥川先生的文章专门裁剪下来贴在一个新的笔记本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每晚睡前都要把那短短的故事看上两遍。
之后每一天到了办公室,他都要先看一眼报纸上有没有出现芥川先生新的文章,然而没有,连着六天都没有,但每天和他一样看报纸的人却多了起来。
聊天才知道,大家都是想看看芥川先生还会不会发表文章。
第七天,藤田先生还没到办公室,正在上班路上的时候就听见有路人在说芥川先生发表了新的文章,他几乎是等不及去办公室了,立刻跑到最近的报亭买了一份报纸。
他的运气很好,因为出门时间比较早,买到了最后一份。
听着慢他一步的青年遗憾的叹息和报亭老板说晚点会再去引进一些报纸的抱歉,藤田舒了口气,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报纸,然后就发现了《横滨日报》新增的版块——每周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