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个大臣站出来支持周文博。
大晏朝廷实行内阁六部制,内阁三大阁臣,六部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郎中三人。
“哈哈哈!对于此事,诸位爱卿就不必争了,李白和杜甫到目前为止可还没有找到人呢。”
“启奏陛下,臣听闻江州刺史王忠都已经为这十五篇诗文举办了盛大的文庙诗文大会,要是没有作者出席的话,王忠又岂敢冒然举办?”礼部左侍郎苏铭道。
“陛下,臣听闻杜阁老当时也出席那场文庙诗文会,没有作者出席明显不合规矩,还请陛下明查。”礼部尚书左丘道。
“陛下,既然没有找到作者,那这十五篇诗文杜阁老又是从何处得到的?”户部尚书刘勤道。
“三位爱卿不用着急,杜爱卿又岂会不懂规矩,据朕所知这十五篇诗文是杜阁老从一个名叫林风的少年郎手里买的,江州文庙诗文会也是由林风代表作者出席并在会上发了言。”
“原来如此。”
一众大臣纷纷点头。
“陛下,不知那林风又从何处得到的诗文?难道他也不认识诗文的作者?”翰林院学士顾章道。
“据杜爱卿所言,那林风是无意之中路过一个山洞中在里面捡到的。”
“捡的?陛下,臣以为这里面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顾爱卿不妨直言。”
“回陛下,这里有两个非常不合的地方。第一,这十五篇诗文可不是同一个人所写,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又恰好让那林风给捡到了。”
“第二,臣以为这十五篇诗文每一篇都有资格进驻藏文阁,其中李白写的将进酒以及杜甫写的登高就是的放到藏文阁也绝对是名列前十的传世名篇,能写出如此诗文的两人,同时活在一个时代的机率何其之低,况且这两人还要相遇相识。”
“敢问陛下,这林风倒底是何许人也?臣怀疑这十五篇诗文根本就是他自己所写,虽然臣也觉得这根本就不可能,但相比山洞捡诗说,臣更愿意相信这个解释,我大晏正值盛世人才辈出,江州出了一个天纵奇才,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