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子,你终于来了,我正准备让何捕头亲自去请你呢!”
“杜老,您就别吓唬我了,我这不没迟到的嘛!”
“行了,赶紧坐下,诗文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林风刚一坐下,刺史王忠就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请安静,文庙诗文会马上开始,首先开始的是文庙诗文会的第一个环节——诗文鉴赏。”
“凡是有功名的士子,都可以上台鉴赏这些诗文,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文庙之规定,只要现场有十人同时对某篇诗文提出反对意见,经评委商量同意之后,即可取消其进驻文庙的资格。”
“我宣布,诗文鉴赏现在开始。”
王忠话音刚落,一众读书人迫不及待的走上了高台,开始一篇一篇的鉴赏起来……
“这篇将进酒写的实在是太好了,绝对可以进文庙,谁要是敢反对,其脑子绝对有毛病。”
“徐兄,我认为这篇将进酒不仅可以进文庙,就是进皇城的藏文阁也没有丝毫问题,作者李白绝对当得起诗仙之名。”
“郑兄所言甚是,如此名篇诞生在咱们江陵城,实在是我等之荣幸啊!”
“诸位大人,我平生所读过的诗文无数,然而这篇登高却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作者杜甫将是我毕生追赶的目标。”
“我也非常喜欢这首登高,每读一次感受就会深一分,杜甫绝对当得起诗仙之名,同意此观点的请举手。”
诗窗前的一众老学究齐齐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杜甫诗仙之名就此诞生了。
近半个时辰的诗文鉴赏结束了,高台上的诗文无一例外全部通过,李白和杜甫更是获得了的一致好评,诗仙之名就此传开。
“诸位,我宣布所有诗文全部通过,接下来我们进行文庙诗文会的第二个环节——作者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