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应当考古经典籍和行文,有人认为应该将算术加入其中,还有人认为应当去掉华而不实的行为,改考对于当下民生之事。
其中提出考民生时事的务实派大多是在晏玄钰的提拔下后来进入朝堂的,结果也如晏玄钰所希望的,朝堂去掉那些世家出身充满腐朽气息的、攀权富贵贪权慕势的官员以及姜党后焕然一新,并没有像有些人所想的那般混乱,而是呈现一种新气象。
晏玄钰坐在上面认真听着官员们各自抒发己见,认真听着新入朝的官员和尚且留存的守旧老官员互相以自己的道理辩驳。
“好了。”良久后,晏玄钰才开口让他们停下。
金銮殿一瞬间安静下来。
晏玄钰接着道:“众位爱卿都言之有理。古经典籍要考。”
朝廷老官员们的眼睛亮了,随即挑衅一般地看向反驳他们观点的官员,后者一派面面相觑,他们私下里和皇帝相处,深知他想的到底是什么。
只是下一秒晏玄钰又道:“明字、算术、律法、民生也要考。”
朝堂之上,众人皆愣了。
被皇帝赐予殊荣,可以坐在玉阶之下的韩元,原本在众官员争吵时一言不发,和晏玄钰一样静静听着官员们争论,此刻他缓缓起身,手持笏板道:“陛下,您想古经典籍、明字、算术、律法和民生都并入考卷是一件好事,可以为我大周选出真正的人才,只是依臣所见,科举制实行尚早,恐一些有才学的人并不知晓所考内容,所以科举实施初期不宜过难。”
有几人也出列道:“臣以为韩公所言甚是。”
晏玄钰笑道:“朕知晓你们的意思。”
毕竟是在金銮殿上,大家有话都说的十分含蓄,韩元的意思无非是科举制实行本意就是为了不让世家垄断朝堂,但是平民能得到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几近于无,如何与世家相提并论?更别提在同一考场上作答同一份试卷了!他们怕的是若是按照晏玄钰说的出卷,能获得大量教育资源的世家子弟会霸占科举的名额,也就是霸榜,那么又谈何公平,谈何让平民也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所以接下来诸位爱卿可听好,朕要你们做两件事。”晏玄钰缓缓说,“第一,从官员中选出数位再聚文渊阁,制定科举考题范围,确定一条科举大纲——何谓大纲,稍后由林大人告诉诸位;第二,将所考内容源于何处整理出来。”
不知君可曾听说过教材与模拟卷?
...
数月后,大周各地书斋突然同时出现大批新书卷,每一册都有砖头样厚,装订成一卷放在书斋最显眼的地方等待着来此的人阅读。
“哎?这是什么?”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男子走到书斋里新上架的书卷前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