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李氏越发觉得可行,能在府城书院里读书的最起码也是个秀才,而且还是秀才中较为优秀的,将来总有中举的希望,就算不能更进一步,将来回乡做个教书先生,也算是吃喝不愁。
孟平远苦笑着摇摇头,她娘只看到表面,哪里会知道这里面的头头道道。
府城书院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达官显贵的公子,最次也是家中小有资产或是族中势力大,这类人娶妻都要求门当户对,女方出身低一点他们都接受不了
另一类则是家中寒微的,这些人要么就已经娶过妻,剩下没娶妻的都想着找个好一点的岳家,能给自己将来的前程助力。
很明显,无论是哪一类人,孟云都不在这些人的选择范围之内。
更何况,李氏选女婿肯定还要顾虑其他方方面面的条件,那样合适的人就更少了。
孟平远劝她娘趁早打消这个主意。
李氏心里不太高兴,“合着你妹妹在你眼里就是一无是处了?”
孟平远笑的无奈,坐在李氏身边解释道:“娘,我哪里是这个意思,云云自然是好的,只是当别人有了更好的选择,别人自然会选择更好的。”
男女婚姻说到底也是两家互相衡量的结果,要么就门当户对,共同进步,要么就取长补短,各取所需。
见李氏还是别不过劲来,他只好耐心说道:“娘,先不说别人,就是咱们家,要是我成亲之前就中了癝生,当初你还会看中我媳妇嘛?”
李氏顿时不说话了。
要是现在,她与林秀相处之后,知道了她的好,自然还是会选她,可若是回到当初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儿子中了癝生,她自然会选择更好的,地主老爷家的女儿都能娶得。
“那你说,现在那马氏到处跟街坊邻居败坏你妹妹的名声,又说咱家眼光高了,又说你妹妹不懂事了,说的话都难听的很,这可怎么办?”
李氏急的是这个,孟云眼看着到了嫁人的年纪,名声尤为重要,他们作为女方,又不能出去挨家挨户澄清,难不成只能由着那马氏在外胡说?
孟平远说:“您快吃饭吧,这事交给我了,保管让她闭嘴。”
回到房间,林秀还未歇息,烛光下,她正捏着针缝补衣服,昏黄的烛光照在她的侧脸上,孟平远觉得,今日她忽然就有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