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叔叔婶婶了,你们人真好,”花菲菲嘴甜道谢,又转过头问,“秀秀,春娇,你们也去镇上吗?其他人呢?怎么没看到。”
杨秀秀二人终于回过神,看了眼好奇和热心的村民,欲言又止,止又欲言,反复多次,终于开口:“何哥他们在村里呢!”向队里请假,大队长没批。
村民们不太能读懂空气,只觉得这些知青都和韩景他们一个样,还好奇打听:“你们哪个队的啊?你们队今天不去农副站交猪吗?你们猪有多少斤?”
“红旗大队,”杨秀秀尴尬笑了笑,“大概一百多斤吧?”
“哟红旗大队!”有村民惊呼。
“红旗大队啊,咱们公社数一数二的大队,他们队自己有拖拉机吧?”
山路十八弯,拖拉机肯定不能上山。
但红旗大队地理位置有点特别,靠近山更靠近隔壁镇的一条公路,又是平泉公社数一数二的村庄。他们村距离平泉镇是不近,但可是自己有拖拉机的,猪只需要搭拖拉机绕一圈远路去平泉镇就行。
比王家沟可方便多了。
“这俩女同志和菲菲一样瘦弱,咋不去搭顺风车呢?”
杨秀秀和赵春娇笑得尴尬。
不少人已经猜出红旗队知青们相处得怕是很不咋地。
花菲菲邀她们一起上路,吃瓜大概率是很多烨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本能,不少人竖起耳朵偷听她们说话。
杨秀秀性子内敛。
赵春娇性子本来挺外向的,只是这些天吃足了苦头不得不沉默,但凡开了头,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委屈汹涌而出。
到红旗社的也是俩男俩女四位知青,他们一开始还挺高兴的,因为红旗社可是平泉队数一数二的公社。
与花菲菲告别那天,赵春娇还说花菲菲吃不了王家沟的苦,可多去红旗社转一转,到时候一定热情迎接。
谁知大队生活和他们想象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