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华说:“你苦读四年,没分配工作这太可惜啦!你是攻读什么专业的?”
彭敏是觉得可惜,但那可惜跟朱家华的可惜不同,朱家华除了埋没人才意思之外,还有读书就为当干部出人头地,不能分配工作等于白读大学的意思。
彭敏觉得自已能干的事还多,并不在乎当干部出人头地,更不是为挣干部工资,她的志愿是当教育家,将来桃李满天下,不能进入教育界这愿望就落空了。
她想过自已可以当翻译,或者办一个英语学习班,提高高中学生英语水平备战高考。
“朱主任,大学苦读四年受益良多,接触不少英语原著,我能翻译它,只是我志愿做教育家,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培养一批国家有用人才,没能当老师是可惜了了。”
“彭敏同志,有这志愿很好,国家振兴需要大量人才,我们需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外语人才必不可少。你怀孕时间是学生,家庭是农民对吧?”
“是的,朱主任,我才两个孩子本来可以不算超生,但教委不采信我的意见没办法。”
“彭敏同志,教委不采信有他的理由,把你分配到学校开学马上就度产假,单位也太扫兴了吧?如果认定超生,单位不是白受连累了吗?只好委屈你没工作了。”
“朱主任,读书为了明理获取知识,没工作就没工作吧,学到的知识会有用的。”
朱家华说:“是肯定会有用的,彭敏同志,你服装厂技术好效率高,只是原料布仅有劳动布和化纤布,不同的服装需要不同的布料,为啥不进各种布料呢?”
彭敏苦笑说:“朱主任,我厂是很想进各种布料,那需要批文,我们没有批文呀?”
“彭敏同志,青年厂是最早建厂的服装厂,榆州厂、福隆厂都办了批文,你为啥没办?”
“朱主任,以前说过不能办,今年听说福隆厂办了,梁珍这段时间很忙,还没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