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说:“梁白,怎么又忘了?拿到别人的礼物要说谢谢哦!”
梁白连忙说:“谢谢江叔叔的礼物!我以后都跟你好,”
江崇伟笑道:“好呀,梁白,拉个勾,我们做好朋友啦!”
梁珍过来叫儿子去学习造句,让江崇伟坐沙发喝茶:“老同学,怎么突然想到要下海了?”
江崇伟感叹慨的说:“老同学,不是突然,看到村里香蕉楼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农科所新品种几年没有成功,高产试验收效甚微呆不住呀!”
“科学试验往往失败几百次才成功,农业科研一次就是一年,很多农学家一生没有成就,农科所没有成绩不奇怪。老同学,做工人发家致富很难,下海捞钱也不容易哦!”
江崇伟点头承认:“我知道贩香蕉有血本无归的,也有不识几个字捞上钱的,干什么都不容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年你们种香蕉就难如登天,不是闯过来了吗?”
梁珍说:“有这精神就好,先说,你有多少本钱?有销售渠道了吗?”
江崇伟低头说:“家里只凑到两千块,我跟江主任说赊村里的香蕉运销,他说香蕉跟你订有合同,给谁都需要你同意,叫我找你商量能不能通融。”
梁珍说:“老同学给你香蕉没问题,我可以市场收购,问题是你有销售道吗?”
江崇伟老实说:“现在没有,这渠道不是闯出来吗?谁开始时候就有渠道呢?”
梁珍摇摇头说:“现在不同了,周围城市多数有人开拓了渠道,你贸然拉香蕉去没人收购,就被迫自已零售,即使没人抵制工商税务不找麻烦,零售不到一半香蕉就熟烂了!”
“那怎么办?梁珍,依你说,此路不通了吗?”
梁珍说:“不是不通,是必须先开拓渠道,找到单位或老板愿意接收你的香蕉,最好谈妥价格,见货才好订合同,然后才拉香蕉去就有八九成把握成功。”
“梁珍,我不知那个城市没人推销香蕉,开拓渠道周游列国,时间过去钱也花光怎办?”
“崇伟,我介绍你一个周游列国还能赚钱的门路,你可以旅行赚钱发现可开拓的渠道。”
江崇伟喜出望外说:“老同学,真有这样的好事吗?你没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