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阿珍,青年队的财产至少有一半是你挣来的,你不斤斤计较才有青年队同心同德,努力工作。如果你要单干或像李甲宏那样,已经成富翁啦!”
梁珍当然知道自已在青年队起了多大作用,如果像李甲宏那样拿30%利润江城走货就拿了一万多元。帮人推销拿佣金自古以来就有,早就成了商业惯例,不是剥削。
能够推销积压商品,对商家来说就是救援,避免亏损。让产品升值那就是为企业赚钱,企业没有参与产品流转,这之间产生的利润或亏损都与企业无关。
按这商业法则,地市走货产生的利润或者造成的亏损,都由李甲宏和梁珍承担,企业只拿产品价值部分。就像下江村香蕉一样。这利润是梁珍送给了青年队。
“阿敏,按商业惯例,李甲宏索取30%利润是正当合理的,我们多数队员认为他坑人剥削是不懂商业法则。如果我也跟李甲宏一样这青年队就炸锅散伙了,你说呢?”
“是呀,现在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吃大锅饭上,可以接受吃木薯粥大家饿肚子,不愿接受他吃一碗米饭你吃三碗米饭。阿珍,你想过没有,大锅饭是妨碍发展的。”
“阿敏,我早就认为吃大锅饭没有前途,在原始社会必须吃大锅饭才 能生存,在文明社会吃大锅饭妨碍发展。这问题等待时局平稳了再讨论解决吧!”
彭敏梳好头发,就跟梁珍到餐厅吃饭,打通了销售渠道心情大好,梁珍要了瓶法国葡萄酒,羊肉汤、蒸鹅肝、三纹鱼片,烤鸽子、油菜心,跟彭敏对饮起来。
三杯美酒穿 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彭敏忽然想起水果批发部老板。
“阿珍,对了,你曾经答应批发部张经理的香蕉怎么办?价钱都是四毛五还给他吗?”
跟张经理谈的仅仅是口头协定,没有合同也没付定金,按道 理那就没有约束力。梁珍认为既然答应了别人那就应该 尽可能办到,分一万斤香蕉给他只是比较麻烦。
“阿敏,价钱一样把货分给两个顾客,当然比只供一个麻烦,答应了的事该尽力做到哦!”
“阿珍,言出必行是应该 的,但是约定没有确定,也可以不受约束的。”
“这话有道理,阿敏,张经理是直爽的人,私营也是一条渠道,多个朋友多条路该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