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没打招呼就来,还得您抽空见我们,更不好意思了。”
两人一来一回的寒暄,郑书记听得哈哈大笑,说道:“许同志对吧,我们坐下说,聊正事。”
许梦雪看着他坐下,坐在他斜对面,双方可以有交流,又不会一直处于直面的状态,若是谈到激烈处,还能有个缓冲(?)。
应该也不会有多激烈,估计就是在合作的细节,以及工人们的工钱上多谈一谈。
果不其然,和许梦雪想得差不多。
郑书记关心的有三个事:
第一个就是合作可以,但如果按照他们说的,是不是就没办法接其他的单子;
这一点的顾虑,也直接影响第二个事,人家在家做工的收入如何保证,会不会比他们现在赚得少,赚得少了,一天两天还好,可是长时间这样不行;
第三个是,是否考虑在他们这建厂。
关于前两点,许梦雪早有预料,也按照之前预想的回答。
她想规避的是被抄版,并不限制对方接其他的活儿,这也是和自家厂子的区别。
因为不限制,那么收入是否减少,就不存在了。不过,这就要求村民们遵守契约精神,不能再像之前粗方式经营。
郑书记了然点头:“嗯,这点我们会提前讲好。”
“说到第三点,建厂,”许梦雪顿了下,自嘲笑道,“老实说,还真没想过。不是没想过在赵屯村建厂,是没想过建厂,我是城镇户。。”
城镇户,不像农村户,有宅基地,她没有,他们能靠的就是厂子里分房。许家那个大杂院的房子,就是厂子分的。
不少村子对人建厂有限制,必须得是本地本村户口,带动村子致富,才给特批。或者有的就在自家宅基地搞一搞。
许梦雪都没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