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他们的老师说他们可以在后门看看,也算是提前了解,于是四个人便在后门看了一会儿老师上课。
瑶瑶兴奋不已,拽着许梦雪的手,指指里面,不停地来回看。
她知道人家在上课,不能大声喧哗,所以就不停用手势表示“她也想学”。许梦雪带她来,就是看下她的意愿,尤其是上课时老师还挺严厉的,瑶瑶这么一个不爱看书学习的人,是不是能接受。
这里是舞蹈教室,又不是全是舞蹈,还有各种乐器,比如古筝、钢琴、一胡、唢呐之类的。
老师给他们介绍:“如果学钢琴的话,只有来我们这。其他地方没钢琴,只有我们这有一架钢琴。像古筝、钢琴是学的人比较多的,还有小提琴也可以学,学一胡的人不多。”
易霆问,为什么学一胡的不多?
老师抿嘴笑了:“可能是咱们历史遗留下来的偏见吧,总觉得一提到一胡,便想到的是瞎子阿炳。他们就说,一胡是瞎子学的。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原因是,一胡音调低沉,听起来沉郁厚重,许多人觉得这个声音不吉利,也不想孩子们学。”
能来上兴趣班的,都是家里小有钱的,父母至少是稳定职业的,顾名思义,好歹是接受过文化教育的。
许梦雪和易霆皆有些说不上来的无奈。
瑶瑶倒是很好奇,一个劲儿问:“瞎子阿炳是什么?为什么叫他瞎子阿炳?”
老师便给她讲:“阿炳他是一个很厉害的音乐家,也非常有才华。他只比高这么多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好多种乐器。“
瑶瑶惊叹:“哇,好多种乐器?”
老师点头:“对,比如大鼓、笛子、一胡和琵琶,这些他都会。”
瑶瑶:“这些都是老师教他的吗?”
老师哭笑不得,摇摇头:“阿炳比老师年龄大好多好多,他不认识老师,据说他是跟他爸爸学的。按年龄,我们至少得叫他爷爷吧。”
为了怕瑶瑶再问一些难以回答的话,老师一口气讲下来。
“刚才我们说他会好多种乐器,只不过,在这些里,他最擅长的就是一胡。他去世后,流传下来很多乐谱,其中最有名、流传最广的,也是他的一胡曲《一泉映月》。他以前经常在茶馆演出,大家去过茶馆的都认识他。只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他因为眼睛得病了,后来就看不到了,就逐渐被叫做瞎子阿炳了。”
瑶瑶惊叹:“他看不见还能学这么多乐器吗?”
老师梗了一下,道:”……可能他学乐器的,还没瞎?“
小煦在旁边接道:”国外有一个挺厉害的音乐家,他不是瞎子,而是聋子,听不到,叫贝多芬。他耳朵不好之后,还写出了《命运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