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掩饰一下,又若无其事地接上:“只是,六国贵族富豪被迁走了,大秦却不能派遣足额的官吏补足,久而久之,地方势力依旧坐大。”
“地方势力坐大,会出现什么问题?”
周邈自问自答:“六国遗民士人所代表的地方势力,掌控着基层,也就堵住了大秦直接对话百姓的窗口。
而且秦朝廷的政策、法条律令,他们会如实执行吗?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或懒政怠政、或曲解律令,甚至按喜好自治的都有,这都极易加深黔首对秦朝廷的误解和怨恨。”
王绾和隗状两位丞相,以及冯劫等人,听着听着眉头就锁紧了。
欺上瞒下,阳奉阴违!
周邈把话题又稍作延伸:“都说秦律严苛,让黔首苦不堪言,但在我看过有关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以及岳麓书院、北大藏秦简等,秦简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后,却觉得秦律其实很完备。”
“在这个时候,能有这样完备程度的秦律,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服!”
“当然,以现代文明社会的目光来看,确实有一些伤害身体的肉刑比较残忍,有些量刑也偏重了。
可是所谓乱世用重典,治乱象也当用重典,虽不赞同、但能理解。”
“但是仅秦律本身,不至于背上逼反六国遗民的大黑锅。”
“因为在这其中,未必没有秦律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李斯是当世法家大家,司法断狱的廷尉。
周邈谈到了秦律的缺陷,也肯定了秦律的完备,尚算公道在理,他听了倒也没生气介意。
“综上所述,对各地基层控制不足,源于扩张太快、消化不良,结果就导致政令不达、黔首离心。”
“政令不达、黔首离心,正是是秦亡的原因之一。”
对各地基层控制不足,则是秦亡的征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