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主任,我们考虑的是超7b自用,原本并没有考虑出口。”霍海源简单一句话,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超7b的进度这么慢。
之前谢凯提过这事儿。
“也就是说,我们出口的超7b不是我们真正研发的双发战机?”汪贵林更是疑惑。
没有看到有别的项目啊。
超7b的样机,可是给伊拉克人参观了。
“对。原本是准备在超7b上装备更多先进的航电系统,甚至等待有源相控阵雷达小型化完成装备上去。出口的型号,就没有了必要,难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作为总工,霍海源自然是清楚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解决发动机缺口。”谢凯见越扯越远,赶紧把话题拉来。
超7b如果跟美国的f15相比,要差很多。
这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苏联四代战机,欧美三代战机。
比起曾经的枭龙那种两代半战机,性能提升了很多,至少,跟米格29对阵,不会落于下风。
“你打算怎么解决?还是从苏联引进?”汪贵林把问题甩给了谢凯。
现在跟苏联谈,估计悬。
苏联跟伊拉克人绝对在谈米格29的引进。
中国甚至都希望从苏联引进苏霍伊的苏27。
“出口涡扇6。”谢凯是不愿意继续从苏联引进rd33发动机的。
即使枭龙,也是用的rd33改进而来的rd93,性能提升了不少。
他希望借着这样的机会给涡扇6找到出路,给国产发动机找到继续下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