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这位是谢凯同志,我们带他们来看看这边的情况。走吧,咱们先去看看船坞。这个是关键。”郑宇成显然跟沪东船厂的管理很熟悉。
介绍了谢凯,两位沪东船厂的领导主动伸出了手,一副当年穷苦人家盼红军的激动表情,搞得谢凯跟莫齐两人都是疑惑重重。
自己有这么重要?
或则两个老家伙又向他们说了什么?
也不怕把自己捧得太高,到时候摔下你粉身碎骨。
“是直接去船坞还是到车间?”即使是天已经黑了,沪东船厂的领导也没提先去吃饭什么的。
“去船坞,可以建造万吨巨轮的二号船坞。”郑宇成说道。
两人点了点头,直接上了厂门口旁边停着的212,在前面带路。
一路经过不少的厂房,这些厂房建筑风格多样,有着英式的小型厂房,也有苏式风格的,更有颇具现代化味道的轻钢结构厂房。
“原本是英商建的洋行,28年建设造船厂……”见谢凯跟莫齐两人诧异,齐志远介绍着。
他对整个造船厂非常熟悉。
到了船坞,两座紧挨着的船台,一个宽,一个窄,长度都是超过了两百米。
“这边的是2号船坞,80年改建,81年把原本28米宽的船台扩至30米,船闸也扩大到30米,可以建造10万吨以内的货船。”李庆民指着稍微宽点的船台介绍着。
“有十万吨货船的建造技术?”谢凯虚眯着眼,船台大有屁用。
两座船台都是空的呢。
旁边一些小型的船台上倒是正在建造。
“有,图纸也有,原本是接了来自美国的订单设计的,后来被日本的造船厂抢走了订单……”一说起这,顾宝农就一脸气愤,“他们说我们技术不如他们。”
“真有?什么船?”谢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