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原急忙点头。
“确实是新交付发动机。苏联方面交付60台,不仅用在交付给伊拉克人的战机上,后续试飞任务的超-7B所使用的发动机,也使用这批发动机,苏联人做了一些不大的改进,以此提高维护性能……”
贺海原把详细情况作了介绍。
这让谢凯更疑惑。
“苏联人虽然在某些技术领域不行,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这些发动机跟米格-29使用同样的发动机。他们不可能为了加快速度完成交易,不顾生产质量,向咱们提供有质量问题的发动机……”
质量真有问题,会影响到上千台发动机的交易。
经济困顿的苏联人绝不可能这时候干这样的事。
“发动机回来后的检验数据都在吗?”谢凯问贺海原等人。
他只能凭借经验,看看整个过程是否有违规的。
崔元甲点头:“全部按照原来的技术标准检查,这些发动机技术资料都没有问题。我们能了解的只是通过技术标准检验,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装配以及零部件的质量没问题,在装配前,每台发动机也都进行过地面试验台试车,之前的发动机,都是这样检查的……”
引进RD-33发动机时间不短了。
中方的各种检验流程都成熟,这可是关系到国防安全的事情,谁敢开玩笑?
在之前谢凯就了解到,杨超虽年轻,在整个试飞大队却是最稳重的人。
绝对不会像屠浪那样的老油子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没有地面命令,危险动作都不会飞行,根本不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
也正因为杨超的稳重,装备新一批发动机的战机试飞,首先就选择让年轻的杨超来负责。
前面的试飞工作没有任何问题,结果在交付前的最后一个不对称构型下龙抬头机动的时候,出现意外,并且坠毁!
第一批发动机装配的超-7A进行不对称构型科目试飞时,同样飞龙抬头机动,也没有出现问题。
见谢凯沉思,崔元甲在旁边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