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去向着实施方向发展不是?
谢凯看着白彦军,还是希望说服他,他知道,如果说安-124,白彦军绝对不会反对。
安-22这种涡轮螺旋桨飞机,确实被当成技术落后的代表。
“白叔,国内其实不需要引进安-22后直接生产,完全可以引进后作一些修改。比如,机身缩短几米,最大载重量略为降低到75吨甚至70吨,这样一来,安全性跟经济性都会大幅度提高的。”
谢凯说出了自己曾经在网上看到的设想。
对于缺钱,又急需换装的中国空军来说,节省经费是最重要的。
任何运输机,都必须节省各种经费。
谢凯也清楚,在九十年代,空军也因为发展建设需要,会从俄罗斯采购伊尔-76军用运输机。
那玩意儿价格不仅高,运行成本也高,维护更是高的不行。
“如果使用涡轮螺旋桨的安-22,对空军来说,虽然速度慢一些,运载量远比伊尔-76大,野外起降能力、投送能力都强得多。咱们搞到这款安-22进行改型,不仅可以直接投送重型装备到前线野战机场,成本也会降低很多。适合空军的未来发展需求。”
359坦克,战斗全重才38吨。
一架安-22完全可以一次运输2辆359坦克。
白彦军听起来,感觉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却认为这玩意儿国内空军并不需要。
目前一旦再一次引进大型运输机,运-15的研制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他如何能同意?
即使帮秦飞引进,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