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用发动机工作寿命不到100小时的战机。
这样的飞行成本任何国家空军都无法承受。
易卜拉欣的话,很明确地告诉谢凯,伊拉克的订单已经没办法再拖下去了。
“要是历史不改变该多好!”谢凯独自仰天长叹。
他完全没想到历史的不改变,会给他们造成如此大的困惑。
历史没改变,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原本应该在春天发生的那件事情,没有发生,中国跟西方的合作交流依然在持续进行。
可历史的改变,让超-7A在巴黎航展上一枝独秀。
更多订单持续而来的同时,之前的订单也必须完成。
谢凯原本计划,等到那事情发生,中国跟美国人的交易中断,交付给美国的100架超-7A直接可以赖账不交付给美国,那样就可以完成伊拉克的战机交付。
可现在,中美关系依然好着呢。
美国也没有终止和平典范工程。
埃及80架超-7A、美国100架,这就耗费了180台RD-33发动机。
剩下20台,交付给伊拉克7架用于培训空军种子官员的教练机,仅仅在只剩下13台,国内一方面得进行飞行员培训,还有各种飞行实验,甚至还得提供给超-7B的样机制造。
目前为止,404不仅没有任何一台多余的发动机,缺口反而越来越大。
无法解决发动机的问题,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棘手了。
最终会导致整个中国装备出口的名声下降,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出口问题,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白叔,马上跟苏联人联系,他们如果依然不愿意谈,就想别的办法!”在易卜拉欣走了后,谢凯一脸沉重地让白彦军再次联系苏联。
虽然苏联人根本不愿意跟他们谈。
当务之急,必须跟苏联人再谈一次。
如果苏联人依然不愿意提供发电机,必须有后续处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