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跟中国谈判的56架歼-7改成超-7A,100架从中国购买整机跟我们组装,剩下的我们自己生产部分,直到最后我们量产……”达斯特拉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00架,十多亿美元,够中国人动心了。
加上生产线等,整个合同金额将会超过二十亿美元,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资金需求,那时候巴基斯坦自己可以制造一部分,成本将会降低很多。
先签订100架的采购合同,再签订200架的采购意向合同,这样一来,资金问题也就解决了。
“100架采购合同?其中40架由我们提供整机,30架我们提供零配件贵国组装?剩下的30架由你们制造大部分零配件?”谢凯看着穆巴拉,琢磨着巴基斯坦人真正的心思。
旁边的白彦军有些不愿意。
这事情太大了。
巴基斯坦这是想要通过他们建立自己的战机生产工业,到时候,就将会是他们最强力的竞争对手。
“是的,从最开始我们双方的合作基础就是双赢。我们希望可以生产除航电系统、火控雷达之外的所有零部件。”
“发动机我们自己都没有取得突破。”谢凯摇头否认了穆巴拉的提议。
开玩笑,即使他们拥有发动机生产技术,也不可能提供给巴基斯坦人。
看看国内,搞个发动机公关花了多少的资金。
“发动机没有问题。”穆巴拉知道对方不会同意,也没有太强调这个。
一晚上,双方坐在一起讨论得非常友好,巴基斯坦方面的核心主题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技术,要他们拥有的生产战机的能力。
“不能提供给他们生产技术,虽然是我们联合研制的,一旦他们消化了这技术,对未来的销量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白彦军是绝对不愿意提供技术的。
卖整机,不是问题,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