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成看着他,“埃及那边在催了吗?”
“一直都在催。他们要求加载武器系统,尽快投入生产。”赵斌解释着,“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生产,在满足歼-7跟强-5生产的同时,我们每年只能生产40架左右。算上美国人的订单,超-7A至少需要三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
“四年半才能全部完成?”谢凯急了。
跟美国人的蜜月期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得结束了。
不提供一批战机给美国人,怎么能引着他们往偏了的科技树上去消耗资金跟时间?
“对的,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产能了。如果要加快速度,就必须得扩展生产线……”赵斌看着谢凯,回答到。
显然,他清楚谢凯说话的分量。
132厂扩建生产线,自然得404先垫付资金。
“现在扩建生产线也来不及啊。”郑宇成皱着眉头说到,“之前你们不说,合同上交付期是18个月,你们生产超-7不是挺快吗?”
跟美国人签订的合同确实是18个月。
但是郑宇成他们都把尚未开始交货给埃及人的订单忘记了。
谢凯又没有去看合同。
当初埃及人给了16亿美元,从中国采购了359坦克的组装线,同时也采购了超-7A的组装线。
其中,40架在中国组装,40架在埃及组装。
合同签订后,装备款就打了一大部分,中方的技术人员开始帮着埃及真正与制品部开始建设组装工厂。
“埃及人的订单,我们必须交付完成,另外,还得跟苏联那边联系,再采购一批RD-33发动机。埃及人现在跟美国走得近,备用发动机他们搞不到。”谢凯愁死了。
原本还愁着200台发动机用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