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表妹真是博学。正所谓身在家中坐,却知天下事。”
“没有旁的消遣,除了看书,还能做什么呢!”
太子心生怜惜,又一次感叹。
之后,太子又去沉思去了。这些人的事情,一点小事也要想出十七八种方案来。季颜也不打扰他,拿着扇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她觉得,秦王真没多聪明。
季顷手里的技术有多少她不知道,但以她的见识,能给的提醒还是挺多的。可她没想到,他们居然选了《三字经》。《三字经》好不好?自然是好的。可对于一位皇子来说,却算不得好。
它能给他赚取士林名望,可以让他的呼声高到一定的程度。又因为对蒙童有益,延泽后世,所以,它真的是好到不能再好了。可是,他忘记了,他是皇子,而不是皇帝。
如今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不知道,但只要是皇帝,都是唯我独尊的。他绝对不会允许,下面的人比他拥有更高的东西。不管是权力还是名望。民心是个烫手的东西,谁手里抓的多了,都会被烫到。不但被烫到,还要被皇帝惦记上。皇帝再睿智,也绝不会允许民心掌握在不是他自己的人手里。
当皇帝的,从来都不会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民心,就是水。
其实皇帝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
为什么秦王才把《三字经》拿出来,皇帝就让太子来跟季相学习处理政事?
为什么以前,皇帝将季相的嫡女许配给秦王?
为的不过是平衡罢了。
而如果皇帝想要打压他,只要顺势而为。既然他能编出《三字经》来,这足以证明他在这方面有天赋。为了不让他的天赋被埋没,那就专门修书去好了。
所以她才说,秦王不够聪明啊。修书容易出成绩,却也足以将他与政治中心拉的远远的。
不过,皇帝现在显然更重平衡,还不准备将秦王一打到底。
可没想到,在《三字经》之后没几天,秦王居然又拿了《弟子规》出来。
当《弟子规》一面世,季颜就知道,秦王已经失去了平常心。而皇帝对他的容忍度,也到了头了。尤其是外面的那些传言,只知有秦王,而不知有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