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人总是特别乐观,那拖长了尾音的叫声已经
隐约引起了某些邻居的不满,有用力关窗子的声音传来……初礼“喔”地闭上嘴,重新稳稳坐回窗棱边捧着手机,等了很久很久……
仿佛是一个世纪那么久啊。
初礼:“……”
手指无意识地滑动着手机屏幕,直到突然手机震动,在她三翻四次地请求“回我一下吧”这样的留言下,沉寂一夜的男人的头像终于跳出了回应——
【昼川:……】
【昼川:。】
句号,通常情况下代表对方对此段对话内容表示迟疑,无话可说或者懒得回复或者压根就想要假装看不见,但是介于此时此刻与自己对话人的身份,以上三种处理方式行不动,只好用一个“。”代替回答,通常,可翻译为:好的,或者,知道了。
内涵情绪为:无奈,勉强,不得不。
初礼:“……”
初礼:“?????”
“。”什么“。”?
哪有这样子的对话?
——“你理我一下呀!”——“。”
…………………智障吧,说点别的什么啊!“。”就算回复了?是在报复我刚才的“你吱一声”和“吱”吗?
让你“回一个标点符号也好”就真的给一俩标点符号打发了?
夏目簌石呢,说好的夏目簌石呢,有没有文学素养了?在我搬入这个家的时候由你先开口提起“今晚的月色真美”,然后在我即将短暂搬离时也很好地用这个作为结束,如此首尾呼应,正常人难道不是应该有一些美好的联想吗,小学生都知道写日记以“开心的一天”作为标题就要以“今天真开心呀”做结尾来个首尾呼应的!
亏你还是个写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