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蛋出息了,春丽姐妹仨也都能上班赚钱了,叫她没想到的是,就连打小只爱上蹿下跳、从来不好好学习的强子和大伟也能耐了。
去南方,下海经商,赶在改革开放之初,成为了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谁让这是个遍地是黄金处处有机遇的年代呢?哪怕是卖茶叶蛋的,也一样能赚到大钱,强子和大伟是赶在改革开放的消息彻底传开之前,就已经到了南方。虽然他俩学习不好,眼光却格外独到,掐着点儿收进了一大批稀罕货。为啥他俩这么会挑衣服?因为最初,他们就是靠着潮流服饰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更是啥赚钱就干啥,干啥都赚钱。光是倒卖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就赚了不下万把块。
也是运气好,他俩每回都能正巧赶上稀罕货,而且脱手特别顺利,次次赚翻,还遇到了不少贵人相助。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时,他俩已经成为了南方海市小有名气的批发商人了。
几年下来,可不就腰包鼓鼓了。
这回他们回到家乡,也不是彻底放弃了南边的生意,而是让得力的下属看着场子。他俩都打算好了,陪着弟妹去京市看看,看看有没有好的门面啥的,到时候一个人进货,一个人看场子,南货北卖,这才是发财的捷径。
强子和大伟的这些打算,袁弟来浑然不知,她只知道,老宋家四房里头,除了他们三房,其他都出息了。
一个心理不平衡,她就看宋卫民不顺眼了。
宋卫民何其无辜啊,其实他们哥四个,除了打小跑出去当兵的宋卫军外,其他仨还是差不多的。
就说宋卫国,哪怕被赵建设培养了那么多年,可仍旧还是个小干部。因为改制的缘故,他现在也算是正式的国家干部了,终于开始拿干部的工资,现在是一个月二十三块钱。目测,这应该就是终点了,基本上已经没有升职的可能性了。
这还是出息的,宋卫党不如他大哥,好在他跟人学了手电工活儿,东家跑跑西家窜窜,遇到人家要盖新房了,还能帮着拉个电路啥的,基本上一月下来也能赚个十来块。
而宋卫民,虽然这不行那不行的,却是个能耐的庄稼把式,起码论种地,他仅此于老宋家。从分地之后,地里的活儿他干的最多,哪怕这回俩侄儿衣锦还乡要给家里盖房子,他也只是为侄子感到自豪,并不觉得有什么好自卑的。
发现媳妇儿又莫名其妙的生了气,宋卫民也很无奈。
其实老宋家本来挺平衡的,强子大伟还有臭蛋,这仨都是能赚钱的,原本该是一房一个的,谁知臭蛋就被袁弟来给丢了。当然,这事儿宋卫民也有错,没劝着也没拦着,所以他捏着鼻子认了。可他不明白,袁弟来咋又不高兴了?臭蛋是她自个儿丢的,怪谁呢?
再有一个,这眼瞅着小红楼就快建成了,他们很快就能住上新房子了。
那可是二层半的红砖小楼啊!别说村里了,就是整个乡里都是头一份。
宋卫民劝了两句,见毫无效果后,就索性不理会了。不然怎么办?有这么争气的侄子,啥都不用干就能住上小红楼,还不高兴?你咋不上天呢?
就这样,袁弟来一直生着气,从强子和大伟衣锦还乡后,气到了喜宝和毛头高考成绩出来,再到小红楼建好完工,各色家具家电都被一一运来,摆到了房间里,她……
还在生气。
终于,在喜宝和毛头即将赶赴京市前一周,小红楼里里外外都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