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存在空间里慢慢吃,也能当学习和好行为的奖励分给几个孩子们。
随着温度越低,晚上窗户透风厉害,没有玻璃窗莫茹很不习惯。
好在林纾并不食言,果然帮她送来八块切割好的玻璃,每一块都不大,还附送一包小钉子,一包油泥。
周明愈拿到玻璃,立刻就张罗着做窗户。
因为土坯墙墙壁有一尺多厚,如果安装成左右开的窗户打开的时候会被墙壁挡住,还容易把玻璃磕破。
周明愈就和莫茹商量做个支摘窗。
可以把底下两片玻璃固定,上面那一扇窗户向上开,用带丫的木棍支住就可以打开通风。
莫茹也喜欢这样的,就说做两面窗户,把张翠花房间的也换下来。
张翠花却不舍的自己刚糊好的窗纸,“别给我拆坏白瞎了,一个窗户花了一毛六分钱呢,我们这样习惯了,你们先装东间吧。”
莫茹就想以后再弄玻璃慢慢地把家里窗户都换上。
周培基和周诚廉都来帮忙做木框,周培基做木匠,周诚廉做泥瓦匠。
既要把新的窗扇做好,还要把之前的窗棂拿下来。
做好窗户扇以后,先用小钉子把玻璃装上,再用油泥封住,这样就不会透风也增加玻璃的抗震能力。
做好以后周诚廉帮忙装上,既要用楔子固定住,还要用泥把边框封牢固,结实还不透风。
花了两天多时间把窗户弄好,装上玻璃的窗户,屋里亮堂很多。
剩下那块邱磊帮她买的玻璃,周明愈做了一个相框,把相片放进去保护住不会变质发黄。
现在家里有七张照片,三张荆站长带人来照的,四张是吕书记带人来照的,后来林纾都给捎过来。
窗户上有玻璃,莫茹之前的那幅画就不需要糊上。
周明愈舍不得弄坏,宣纸的可以重复张贴,他就用刷子沾着水洇湿把画揭下来,再做个木框,烘干以后就把这副两面画给框起来挂在墙上。
有画框和相框的点缀,原本简陋的土黑色墙壁顿时亮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