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卫清的话,朱桢本来就是要找他,现在倒是省下了找的过程。</p>
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众人来到了屋内。</p>
白水镇县令得知朱桢来了,也是紧忙过来参见。</p>
对于这空壳子的县令,朱桢没有必要搭理他,随便应付了两句。</p>
县令倒也是识趣,乖乖退下了。</p>
待到闲杂人等都离开了,朱桢也是向卫清询问起具体的情况。</p>
反正一路过来,朱桢是看得出来赈灾工作很不顺利的。</p>
他倒也不会怪罪卫清,毕竟顺天是个超级烂摊子,哪怕把刘伯温这样的大才派过来,也会陷入窘境的。</p>
卫清忐忑不已,但还是不敢有半点儿隐瞒,一五一十将赈灾的情况详细说明了。</p>
听完之后,朱桢脸色也是有些不好看。</p>
顺天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无家可归的难民拢共有着二十余万。</p>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p>
哪怕朝廷拨了不少赈灾粮,可这些粮食用来应付二十万张嘴的话,根本撑不了多久的。</p>
住房问题也是个大问题,难民长时间风餐露宿的话,难免会诞生什么歪心思。</p>
要是惹得什么起义事件发生,那才有朱桢头大的呢!</p>
“王爷,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微臣能力不足,实在无法应对,还请王爷降罪吧!”</p>
卫清扑通跪了下来,心中满是自责。</p>
本想着趁这次机会,好好给老百姓办点儿实事。</p>
可实际着手下来,卫清才明白这民生问题有多难应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