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第一回合以朱桢胜利告终。</p>
第二回合,比得是政见,校考两人对于政治事件的敏感程度。</p>
朱桢觉得有些无语,这是招婿呢,还是招大臣呢</p>
好在,朱桢有着十足的信心,自己这次绝对能够取败!</p>
朱元璋给出了考题:“就以六皇子的经济实验为题!你俩分别说说,六皇子的这一经济实验,是否有其价值,价值又在哪里。”</p>
这个问题一冒出来,倒是搞得朱桢哭笑不得。</p>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正身都没出现,居然还有自己的事情。</p>
经济实验的事儿,在大明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不止是文武百官,就连很多老百姓们,经常也会讨论这件事。</p>
基本上来说,大伙儿对此都是唱衰的。</p>
毕竟这么久了,朱桢也没有搞出什么实绩来,虽说明锦大获成功,可直到现在,第一批成品还没有面世,大伙儿也都不清楚,这明锦的销路到底如何。</p>
当然了,那些在朝廷上见过明锦的厉害之处的,对于明锦都是充满了信心,但问题并非所有人都见过啊。</p>
总而言之,还是先由梅殷发表意见。</p>
梅殷心里清楚,六皇子如今名声大噪,深受皇帝宠爱,那么自己自然是要大力赞赏经济实验的妙处。</p>
“回禀陛下,我觉得经济实验堪称完美的方案,只要落实发展下去,我大明必将因此大受益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达到前朝大唐那万国朝拜的盛景!”</p>
梅殷说得相当激动,搞得朱桢自己也是热血沸腾的。</p>
身为提出这个方案的人,他自然是明白这个方案一旦大肆实施下去的好处。</p>
只是,他自己很清楚,现在可不能顺着朱元璋的意思来,必须要反着来。</p>
且看朱元璋,对于梅殷的回答,也是连连点头,显得相当满意。</p>
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看到大明强盛起来,至少要达到周边小国尽数附属的程度。</p>
当然了,现在还差的有些远,甚至都没有小国派出使者过来拜访。</p>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大明现在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呢</p>
即便元庭已经被赶出了中原之地,但还是有数量众多的元军余孽在各地肆虐着。</p>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他国使者,便是大明自家的老百姓,一天天日子都过不安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