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孔孟信徒,宋濂已经有了充分要离职理由了。</p>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你们老朱家连孔孟都不遵从,我宋濂不堪其辱,只能告老还乡。</p>
“老六你快闭嘴吧!难道你当真想挨父皇的鞭子么”</p>
朱标看着朱桢,目光中满是担忧。</p>
作为长兄朱标确实宽厚仁德!</p>
而且智勇双全,如果不是后来英年早逝,这朱标肯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p>
后面太宗皇帝也就不会是朱棣了。</p>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p>
“我有何过错”</p>
“玷污孔孟,还说没有过错谁也别拦着了,拿鞭子,今天我要让这小子知道知道咱朱家家法的厉害!”</p>
此刻,老二朱欆、老三朱槓正乐呵呵的看戏,老六本身和他们不太对付。</p>
而且,一母同胞,因此,这两小子还生怕朱元璋不打朱桢没戏看呢。</p>
老四则更加阴险,眼下朱标太子之位他是没有任何想法。</p>
诸多皇子之中,朱棣自认自文韬武略远在两位哥哥和其他弟弟之上。</p>
让朱棣有些忌惮的是这朱桢经常口出妄语,说一些稀奇古怪道理。</p>
说它没有道理吧!仿佛还有些道理。</p>
朱棣天资聪颖,他自然知道,千万不能让老六出头,否则以后裂土封王,老六封地肯定是铁壁雄关的富饶之地。</p>
大明就这些地方,好地方给了老六,他朱棣的封地自然会差一些。</p>
况且,谁才智兼备,朱元璋就会重用谁,到时候如果建立功勋,那肯定也会受到朱元璋,以及未来朱标重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