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和大郎来了。”高恭见到两人笑着上前打了招呼。
安国公主好奇地问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是今年吏部选□□准备派到各地的县令,陛下亲自出题考察这些人是否有为政一方的能力。”高恭说道。
天授元年,乔微就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此诏一经颁布,就明确了乔微决心选贤任能,量才授职,决心整顿吏治。之后乔微铨选制度,裁汰冗员,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除了裁撤冗员外,乔微还特别注重京官的外放,在此之前时人都重京官而轻视外放官员,地方官也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剞劂这一弊端,乔微从京官重选择有才能者外放,又从各地的刺史等封疆大吏重选择有政绩者入职京官。
当然除了对刺史、都督这些封疆大吏的任用慎之又慎外,乔微对县令的选拔也十分严格。每年新选的县令都会被召入勤政殿,乔微亲自出题考察这些官员的是否通晓治国安民之道,如果有不入第者,就会被淘汰。
除上述外,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各地的监察御史会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考察,为此御史大夫元载制定的御史院制度得到了充分运用。
从整顿吏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多年,可以说大燕如今的朝廷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明。
今日安国公主的看到的这些官员,就是吏部推举上来去地方赴任的县令,他们正在答乔微出的试题。
对此安国公主不是很感兴趣,也许是继承了安都侯府武将血脉的远缘故,安国公主对军事的兴趣远远大于政事。
“陛下有空吗?”安国公主问道。
“陛下在批阅奏本,奴婢去给您通报一声。”高恭笑道。陛下对子侄都颇为疼爱,所以他才会替安国公主通报。
乔微听到安国公主和崔景来了,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在乔微面前,安国公主就没有对晋阳公主那么大胆了,主要是乔微身上的威严让她忍不住绷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陛下,我听说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大败突厥,这下我们不用和亲了吧。”安国公主小声地问道。
乔微头都没抬:“你想说什么就说,没必要吞吞吐吐。”这姑娘的心思一点就藏不住。
之后安国公主将自己不忿和亲的事情说了出来:“为何朝臣总是喜欢求和?”
“你觉得该如何?”乔微这才抬头看向了安国公主,随后又露出了一些笑容,“想说什么就说,朕又不会罚你。”
听到这话安国公主才放心:“遇到战事就该开战!陈子公给元帝上书中就曾写道: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陛下,他写得多好啊!”
总之安国公主对待外敌就一个态度:杀!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