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
应该是过了好几个时辰。
天色已经放亮。
柔然那边接连两次的袭击使得大魏的军营不敢再放松警惕。
随后的日子里面,拓跋焘跟花木兰都陷入了养伤的状态。
而已江河身份存在的陆安康,则以特殊谋士的身份被拓跋焘招揽在麾下。却是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听调不听宣。
宣、皇帝命令
调则是调动,岗位变动
听从调动的命令,但不接受皇上的命令。
字面上看自相矛盾,莫名其妙。
这个要跟具体事件相联系才能说清楚。
比如某个大将,全力以赴抵抗外敌入侵,而皇上却想让他放弃抵抗。这种宣召,跟军事上的调动是不一样的。他反对皇上的这种宣召。
这样的身份出自二郎神杨戬。
为了母亲的死,二郎恨死了他的玉帝舅舅,玉帝也自知理亏,便封他为“英烈昭惠显灵仁佑王“,道号“清源妙道真君“。但二郎始终对这个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帐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於玉帝是“听调不听宣“,就是说只服从命令,没事别套近乎。这就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
但实际上,陆安康甚至连拓跋焘的命令都懒的搭理。
因为他要的是自由。
眼下,他要做的就是从茶迩口中盘问出一个问题:
“你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