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会为两个年长些的女儿经营, 却不会特别的为儿子筹谋。
她看得很清楚,比起大势已成的皇叔们, 儿子的弱势太明显了, 贸然冲杀进夺位之战当中去,只会被群起而攻之,倒不如安安生生的做个郡王, 等待来日哪位皇叔登基, 加恩晋为亲王。
她的丈夫乃是天子册立的储君,她的儿子更是昔日东宫唯一的嫡子, 不论哪一位皇叔得到了皇位, 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友爱之心, 都会厚待儿子的。
且之于蛰伏一道上,儿子有着先天的优势——他身体不好啊,生下来的时候还没有三斤!
这样一个皇孙,怎么会让人觉得有威胁呢!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十几年过去了,楚王都四十多岁了,天子的身体却还十分硬朗, 上个月才刚有妃嫔被诊出了身孕——他等不及了!
楚王猝然发动,毒杀燕王, 带军逼宫, 然而姜还是老的辣。
楚王占据了皇城北门。
楚王冲到了太极宫。
楚王被埋伏已久的禁军包围。
楚王死了!
实力最为雄厚的两位亲王无了, 皇孙们又已经长成, 年迈却仍旧死死把持着权柄的天子新封了几位皇子为亲王, 顺带着把原主也给捎上了。
这下子, 原主这个东宫嫡子, 不可避免的要踏入这池浑水了。
太子妃虽然精明, 但一旦涉及到朝堂之事, 难免有所不足,更别说自从东宫薨逝之后,她的母家便随之开始蛰伏,急流勇退,朝堂之上早不再是最显赫的几户人家。
但大位之争却不会因为她们这一系的瑟缩而变得和缓友善。
东宫薨逝之后,天子再没有立储,就大义名分而言,再没有比原主更加合适的人了。
可天子有皇子二十多个,即便燕王与楚王对对碰死了,也还有好些个皇叔,其中成年的就有十二三个。
他们在内宫有母妃策应,在外有妻族母族襄助,现下才十四岁,又身体孱弱的皇孙,如何能与之抗衡?
大义名分这东西,在势力足够的时候是锦上添花,在势力不足的时候,却是如何也做不到雪中送炭的!
太子妃接到天子册封自己儿子为亲王的旨意之后便知不好,立时进宫去拜见照顾过东宫的妃母们,查探过她们口风之后,才去拜见天子:“孩子还小,身体又孱弱,算师也说不好叫他多在人前走动,怎么担得起父皇这样的恩遇呢?”
天子神色惘然,却是想起了辞世多年的东宫:“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大郎罢了。若他还活着,春郎的福气,岂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