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县水流丰沛, 温度适宜,田里种的最多的便是黄豆。
黄豆用途极多, 除了可做人吃的豆饭、豆腐等之外, 还是牛马等牲口的重要口粮之一,价格远比麦子来得高。
只是这黄豆最爱长豆虫,稍不留神, 豆苗就给它们啃个七零八落,十分恼人。
这不, 太阳正高呢, 就有许多孩童在田间奔走捉虫。
“这里有!”
“这里也有!”
“这个肥!”
“这个也肥!”
小孩子最爱攀比, 他捉了一只, 另一人必要捉两只。
“陈爷爷!”几个被晒得黑红的小子提着布袋, 兴冲冲跑到地头上一位老者身边,“看,我捉了这好些!”
那陈爷爷看上去五十岁上下年纪, 戴着大草帽,也被晒得黑瘦, 黑黢黢的皮肤在日头下泛着油光, 显然是做惯农活的。
他笑着看那鼓囊囊的布袋, “哎呀真能干, 够家里的鸡吃好几日了吧!”
鸡最爱吃豆虫,吃了后不仅长得又快又肥, 下蛋也勤,而且极爱下双黄蛋。
自打前几年新县令来了之后,便号召百姓们多养鸡, 每隔十日由县里组织的大车拉去州府中贩卖, 十分方便。
如今男人们白日下地, 女人们就在家养鸡,孩子们也不闲着,便来田里捉虫。
既给豆苗除了虫,又多一份收入,家家户户也能隔三差五杀鸡吃肉,几年下来,大家钱袋子鼓了,身子骨也都壮实了不少呢。
“这算什么!”旁边几个虎头虎脑的小子听了,急忙忙挤上前,“陈爷爷,看我的,我的更多!”
“我的也多,出门前爹娘都跟我说了,等这批鸡仔长大了、下了蛋,要给我做新鞋呢!”
“我娘也说要供我读书哩!”
“读书好玩么?”
“不好玩吧?我看前街的铁牛哥总挨夫子骂呢,他爹还时常举着笤帚疙瘩满大街撵着打……”
陈爷爷粗糙的大手挨个摸了摸这片耸动的小脑瓜,笑呵呵夸个不住。
有女人挑着担子来送水,见状先倒了一碗送过来给这位老者,“您老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