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没有人能够看见。
随后,接连两声声响,伴随着射出箭矢般的残影,向前继续飞驰。
杭峰足足飞跃了两米,很顺利地通过了那处乱石,落地的瞬间,脚下传来绵软的脚感。
速度不减,继续向前。
克莱·米尔这一次发挥的依旧非常稳定。
显然他不是第一次选择飞跃巨石,过去在这个赛场举办的两场比赛,不知道他滑过多少次,应对这座巨石有着极为充分的准备。
就连落地时候压下的角度都精准刁钻,说是教科书般的跳跃也不为过。
两人选择了不同难度的障碍,无声的较量在瞬息间结束,不分伯仲。
杭峰在从峡谷滑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依旧和克莱·米尔差距一个多的板位。
而前方不远,就要拐上那条直上直下的最后赛段。
没有机会了。
不,还有机会。
杭峰很快意识到,机会不仅有,还有很多。
第三赛段如果出现在常规赛场上,比上几次赛就会有工作人员迅速找平的赛道,这样直上直下的赛道再想超越前面的对手,恐怕不可能了。
但这是野雪挑战赛,是极限运动。
前方的赛道早就被选手们滑的“千疮百孔”,赛道两边堆积着厚厚的积雪,大大小小的雪包和雪坑防不胜防,在极限速度下,依旧是让人头大的挑战。
这里才是看不见的最危险的赛场。
过大的坡度和直线的赛道,以及临近终点线的位置,会让选手们选择完全放开速度去挑战。
于是判断力和遇见障碍的应变技巧,需求就被放大到了极致。
一旦一个反应不及,在极速下发生事故的可能,一定会被无限的加大。
赛场很难。
却是杭峰超越克莱·米尔的机会。
即将滑进第三赛段的时候,杭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继而用嘴缓缓地吐了出来。
冷空气灌进鼻腔,在肺部打着滚,甚至有种隐隐刺痛的感觉。
本就高度凝聚的注意力再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