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暖气,紧闭窗户的房间里待久了,难免过于憋闷。
这一口气驱散了杭峰所有的睡意,他再度,也是最后活动身体,同时看向出发点的裁判。
这位裁判不是昨天的那位了,裁判总是不停的换,负责不同的位置,或许前天的裁判今天已经换到了终点工作。
这位脸生的裁判面容严肃刻板,翻腕看过时间后说:“选择赛道吧。”
克莱·米尔一言不发地站在了2号道。
这是一条靠近内线的最优赛道。
接着亚历克斯选择了3号道。
单板滑雪不同于滑板,在弯道的灵活性上还要差一点,所以靠近内弯未必是最好的赛道。
没有人宣读,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另外一名选手不动,轮到杭峰了。
没有犹豫的,杭峰站在了4号道上。
或许4号道的路线会比较远,但在弯道上,2、3道一定会往1号道的方向压,他完全可以滑进内道。
而且从第二赛段开始,赛道已经不复存在,选手需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和习惯,在障碍遍布的坡面上选择最合适的路线。
对于杭峰来说,在初期损失的时间,完全可以在之后的赛段追回来。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最优赛道,他当然不会放弃,可谁叫他资格赛的表现不理想呢?
杭峰选定后,剩余的那名选手的赛道也就确定了下来。
大家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装备,有人在深呼吸,有人蹲下活动双腿。
杭峰也在拧动腰胯,转动脖颈,最后一点时间他停下动作,将手套的腕带扣紧又松开,反复两次,在这个过程里快速平静下来,随着最后“哒”的一声扣紧,双手松开,低头踩上了滑雪板。
杭峰做完这些没有几秒,出发点裁判的头侧着像是在倾听,随后抬手按上耳机,说:“收到。”
再放下手的时候,他看向眼前的四名选手,气沉丹田,厚重的声音开口:“准备!”
与此同时,就在不远处的观景台上,一名裁判的手放在了一个红色的按钮上。
杭峰将单板挪动到斜坡的最边缘,身体往下压,双腿弓出方便用力的姿势,手臂打开。
“Go!”裁判大喊,高举的手落下。
同时红色的按钮也被按下,远在终点线后的计时器跳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