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弹幕非要我登基> 第125章 1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125(4 / 6)

散了朝,周嘉荣留下了几名重臣,询问道:“朱尚书、武大人、崔大人……你们怎么看?”

崔文东乃是鸿胪寺卿,专门处理与这些外邦夷族相关的事宜。

他道:“陛下,匈奴人这次遣使者前来称臣,可弘扬我大齐国威,实乃一桩幸事!”

朱强也很高兴:“西北边关能太平许多年了。”

只有武承东有些顾虑:“陛下,匈奴称臣实属不得已,臣担心这只是缓兵之计。旁的不提,若是匈奴称臣了,边关互市还能溢价吗?”

周嘉荣琢磨片刻,轻笑道:“自是不能。”

都自己人了,自然不能收高价。

不但如此,以后恐怕还要对匈奴多有扶持。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番邦蛮夷,若是俯首称臣,每年会向中原王朝进献贡品,但同样,中原也会向这些藩属小国赐下礼物,给出去的物品价值远超进贡的物品。一是为弘扬国威,二也是为了扩大中原王朝的影响力。

不过纵观历史就会发现,这种影响力只是一时的。等哪日国力衰退了,这些俯首称臣的蛮邦就会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甚至反噬,回过头来攻击宗主国。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实力的较量,只有强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周嘉荣缓缓笑道:“能结束纷争战乱,自是一件好事。不过朕要求他们每年的九月到来年的四月将族中十岁以下的孩童送到大齐抚养,每年四月,春暖花开之际,他们可将孩童接走。”

这几年,忙着内政,匈奴人又没跑出来寻存在感,周嘉荣都快忘记当初的盘算了。今日匈奴既自己提出称臣,那他的文化同化计划亦可重启了。

“陛下,这是何意?”崔文东不解地问。

周嘉荣道:“赤金俯首称臣不过是一时之计,而朕要的是匈奴人的彻底臣服。崔大人,此事交由你去办,不勉强,全自愿,但这些匈奴的孩童到了大齐之后,需得学习汉字,每日读圣贤书,明忠君之理!”

崔文东怔了片刻,隐约猜到了周嘉荣的意图:“臣遵旨,臣定会派得力又忠心的文人前去教导他们。”

周嘉荣又看向武承东:“武大人,朕听闻近几年,西边也有些高鼻梁黄头发的异域行商穿过茫茫沙漠草原到西北?可有此事?”

武承东点头:“回陛下,自八年前一战,匈奴损失惨重,退到更北的地方后,西北的外族行商明显增多了,他们多来采购各种珍奇之物,其中尤以丝绸、瓷器、茶叶、精美的首饰珠宝等最受这些商贾的欢迎。他们带来多是异域地毯、宝石等贵重物品。”

周嘉荣颔首,对崔文东道:“再加一条,匈奴人以后不得劫掠过往行商,若有犯者,当场处决。”

次日,崔文东去见了信使,将朝廷的意思说了。匈奴称臣,双方交好后,匈奴人只要不犯事,可入城自由贸易,不受互市限制,此外,朝廷怜悯匈奴贫民子弟过冬困难,可将十岁以下的孩童送到临近的州府,进入朝廷出资办的赈济院,次年四月天气暖和后接回去,最后,朝廷要求匈奴人不可抢劫来往的行商,无论是齐人,还是西边来的外族。

这三个条件对匈奴而言,都不算苛刻。尤其是第一条,以后他们到大齐采购过冬的物资就不用出高价了,便是平民也能准备一些过冬的粮食。

信使不解的是第二条,大齐朝廷这是要做什么?免费给他们匈奴人养孩子?

“陛下真是宅心仁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