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曾阳夏父子合计了一下之后,由曾老爷拉了一只商队,拿了好些钱财带着好些工匠到临汾府找季兴邦。
相信以曾阳夏和季兴邦的关系,季兴邦绝对不会拒绝帮助他们的。
同样已经做了县令的时穆宁也是这么想的,他在江南那边虽然县衙里银子多,但是他能做主的地方却非常少,好些富户都是有关系的人,做官致仕回乡的大户人家太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在那边什么也不是。
收到朝廷的邸报和季兴邦寄来给他的图纸以后,时穆宁就已经在江南那边学着制作和推广新式农具了,但总有一些觉得不太成熟的地方,所以他也派了人不远万里到山北省取经。
两支队伍来的时间差不多,季兴邦自然好好的招待了这两支队伍,认真的将自己制作和推广新式农具的各种经验完全交给他们,一点都不藏私。
甚至山北省临汾府的工匠们、手巧的农户们在做完了自己家里的两样新式农具之后,忽然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
现在临汾府中所制作的两样新式农具虽然已经饱和了,但是外地并没有饱和呀!
他们完全可以多制作一些农具,拿给商队去外地贩卖,这样可能挣不少的钱呢。
远的不说,就拿近的来说吧,现在辽东和江南等着两只商队,正一边让工匠学着制作两种新式农具,一边买现成的呢,那可是来者不拒,见了就收。
想一想大景朝有多少府多少县?这两个县以外自然还会有其他的商队过来买新式农具啊!
那还等什么?大家赶紧动手做新式农具呗。人家这两个商队走了,其他的商队又会来的,春耕之后正是农闲,这是做新农具的好时节呀。
于是这个农闲时节,临汾府的百姓们只要有点手艺的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觉得日子真的好,太有盼头了。
监察御史也将这些看在眼里,将这所有的事情全都写到了折子里。同时他也很注意保密工作,在回京之前也没让临汾府的府君沈章留大人知道他跑过这一趟。
回京之后,监察御史立即向皇上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皇上听了监察御史的汇报之后,对临汾府这个唤做沈章留的府君大人倒是有了点兴趣。
他觉得这个府君大人性格之中虽然有部分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还是个能干的官吏,日后还是可以重用一下的。
若是他所有地方都只放心性公正廉洁的人,那么全国这么多地方他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因此皇上觉得别人只要贪的不过分,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像沈章留这般是个干练能做事的能吏便好,最主要是能实现皇上的意图。
监察御史大人在汇报过后长叹了口气,离开皇宫之后忍不住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个临汾府的府君沈章留日后恐怕会有个不错的前途,但这样心性贪婪的人如果身居高位的话,恐怕不是大景朝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