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室透眉眼舒展,中肯地评价和宽慰道:“在那个时候,笠原先生不相信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我想现有的证据足够让警方改变调查方向了。”他话锋一转,“接下来,椎名小姐是打算报警吗?”
报警是很常规的做法。
找到线索之后,让警察进行枯燥无味的走访调查,查阅沿路监控——这才是现代刑侦中最常见的形式。
侦探刚巧撞上现场,说几句话,“啪”地一下就把案子破了,大多是存在于影视作品里的情节。
不过,以2000年的监控覆盖水平,能不能找出实锤,还得看运气。
或许渡边母女没被逮捕,也得感谢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
“嗯……我会报警的。”
椎名弦故作犹豫,“但在那之前,我希望能够去渡边女士可能的抛尸地点查看一遍。”
她语速稍快地说道:“在停车场的监控中,我看到渡边女士在晚上七点二十五分出门,在十一点二十四分返回停车场,而短信的发送时间是七点三十四分。”
这些时间所代表的意义,椎名弦认为,她是不必多费口舌去解释的,安室透肯定能理解。
“安室先生,如果你是她,你会选择往什么地方抛尸?应该会在当天晚上就处理掉,避免夜长梦多吧?”
椎名弦将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抛了回去。
她不像某些侦探一样“独”,她会在此时加入互动环节,让双方都有参与感,推理体验更佳。
“如果是我啊。”安室透保持着清爽的笑容,认真分析,“会把抛尸地点选在东京湾或者其他河流里,这样更不容易被发现。”
……更进一步地说,用化学方式处理掉尸体会更方便。
“不过,如果是第一次作案,担惊受怕的渡边女士,她来不及考虑那么多,最可能的是将车辆开往偏僻无人的地方吧。”
“由于将尸体放在无人车辆内会引人怀疑,而驾驶中的车辆,即使后座有人,也不会使人联想到尸体……当天晚上就进行抛尸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轮胎底部的是灰色高地土,用椎名小姐所说的时间计算,用时三小时五十分钟,单程一个小时五十五分钟以内,中途还会有停留,大致能够猜测出驾驶距离……应该已经到郊区了。
安室透想着,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东京及周边的地图。
这里是足立区,东京二十三区的边缘,渡边女士若想将尸体抛入高地山林,最可能向北边驾车,同时也能避开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