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班属于高年级班。
如果顺利, 读完这一年,就可以去科举了。
但说实话把孩子送到这里来的父母们也没有指望着自家的倒霉瓜子哪天能扬眉吐气,得个状元郎。
毕竟谁也不是当年的晏陵, 而就算是晏陵, 空有才能又如何, 时运不济一切皆是空。
能上得起学的不说富贵,总是衣食无忧, 有点薄产, 父母的要求差不多都很低,只要将来能认识字,别被家里的下人们随意诓骗, 也就凑合了。
再加上这些学生们都没有遇上过什么大事, 心中无烦忧,念书也就当成消遣的一种,和伙伴们聊聊天, 逗逗乐, 岂不有趣。
总比那些大部头的书读着有趣。
代课的老先生就最爱让他们读书,之乎者也来, 之乎者也去, 真真是读得晕头转向。
不止是那位老先生,他们以前的老师也都是如此,读呀读, 背呀背, 实在是无趣至极。
可晏先生就不一样了!
晏先生真乃是神人也,明明没怎么让他们背书, 可他说的知识他们就是记住了。而且除了书上的知识外, 他们还了解了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
观星辨天气。
认识药草。
野外生存技能。
花卉的照料。
如何根据判别风速使弓箭的准头增加……
晏先生并没有刻意地教他们, 就连他课上最常见的讲故事也似是说到哪一课,然后忽然想起来似的随口一讲。
可是每每这随口一讲,却让学生们欲罢不能。
曾姝从来没有遇见过像这样随性的教书先生,她觉得自己可能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位晏兄。
她眼神一错不错地看着前方,就像要把这个人看穿一样。
比起寻常先生的严肃,晏陵不像个先生,反而像是一个闲谈的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