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也就两年时间,等我回来,月薪至少50k起,到时候把你们都接来城里。”沈星灿画大饼。</p>
吴翠芝在心里叹了口气,“再过两年你都28了,把我们接来城里,你还找不找对象了”本来年纪大就不好找,再拖家带口的,人家小伙子不被吓跑才怪。</p>
“找对象这事急不得,得看缘分,缘分不到,急也没用。而且,未来十年,我的生活重心肯定在事业上。”尽管白天她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现在她不介意再多说一遍,让吴翠芝知道她的决心。</p>
“行行行,你主意大听你的。”儿大不由娘,更何况,在吴翠芝看来,闺女有知识有文化有本事,她一个没读过书的乡下妇人,还是少指手画脚的好。</p>
“那回老家的事就这么定了,”沈星灿试图混淆视听,“两年,顶多两年!我保证!”</p>
在女儿口口声声的保证中,吴翠芝选择了妥协。</p>
其实,说服吴翠芝并不难,不过是一物降一物罢了。</p>
跟沈父沈母沟通好这件事,沈星灿带着父母弟弟回了趟老家。她买了很多东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颇有一种衣锦还乡之感。</p>
除了给爷奶买的,还给亲戚朋友街坊四邻也带了不少。当年她和沈灿阳考上大学,这个穷苦山区里的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地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帮助。</p>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便到了她回报大家的时候。</p>
见闺女花钱如此大手大脚,吴翠芝差点一口气上不来,“我的姑娘哎,咱悠着点行不你还没拿钱呢!”</p>
沈建兵跟着附和,“就是啊,花钱容易赚钱难,好不容易有点钱,你收着点!”</p>
“出国前就这一次了,下次回来估计得要两年后,两年花一次怕什么。”沈星灿不以为然道。</p>
“话不是这么说的。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喝口水都要花钱,你现在把钱花了,到了国外,日子怎么过喝西北风吗”吴翠芝不赞成道。</p>
“嗯,妈说的对,我知道错了。”心知她说的没错,沈星灿认错态度比谁都积极,“但现在买都买了,又不能退,就先带回去吧,下次不了。”</p>
按理说,女儿的认错态度如此良好,吴翠芝应该感到欣慰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好像前后左右遍地是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