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废太子, 李俏俏并不看好,在他们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中,李俏俏发现他为人傲慢, 并不像一个能体恤下臣的君王。
当然, 对于一个储君来说,傲慢并不是什么致命的缺点, 在宣德帝或者其他人眼中,傲慢是君王与生俱来的天性, 身为君王,却不傲慢,那还叫什么九五之尊?
但李俏俏深知, 傲慢也分很多种。有的人身负本领,傲慢却可以礼贤下士, 有的人自大无知,傲慢却还能目空一切。
在李俏俏看来, 宣德帝是前者, 废太子是后者。
废太子是宣德帝一手教导的,自幼饱读诗书, 知识储备自然不成问题,但他个人的能力确实很一般。
宣德帝的想法是自己驾鹤西去前把太子调.教到守成有余即可,配合着贤臣李俏俏的辅佐,至少能保证大丰接下来四十年的安稳昌盛。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李俏俏看不上废太子, 废太子心里也极度反感李俏俏这个宣德帝面前的大红人。
被囚禁于东宫别院的期间,李俏俏的耳目曾多次听闻废太子咒骂于她。
原因嘛,大约就是屡次婉拒他的招揽吧。
李俏俏不相信宣德帝不知道, 但是知道又能怎样呢?
一个是自己寄予厚望的亲儿子,一个是为自己开疆扩土的臣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他都舍不得放弃。
只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二人能握手言和,待他百年之后,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李俏俏多多少少能猜到一些宣德帝的打算,她觉得,如果太子殿下真的能有所转变,她努力努力,向下兼容,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但根据她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太子殿下这次恐怕是要辜负宣德帝的期望了。
复立太子后,远在江南的李俏俏时刻紧盯着太子一系的每一个动作。
从中,她敏锐地嗅到了一丝阴谋与危险味道。
守孝期满,面对宣德帝日复一日的催促,李俏俏选择了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她找来各种借口搪塞,拖延回京的日期。
宣德帝并未多想,只当她舍不得袁长山,私下里跟全公公抱怨了半晌,稍稍排解一下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