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不愿意卖粮食,那些异教徒只愿意用让人不可思议的高价卖粮食。
显然他们也想发战争财。
话虽如此,可如果兰达尼亚的海盗船没有抢得太狠,这粮价也不会如此之高。
这个粮价让皇帝很生气。
他恨不得发兵去夺走这个靠着尼罗河的大粮仓。
可两线作战是不明治的做法。
所以当兰达尼亚提出了一个高价,却不算难以承受粮价时,皇帝陛下很愉快的接受了这笔生意。
但是双方就担保人和交易的物品展开了巨大地牵扯。
最后,还是教皇陛下出面,担当了双方的中间人。
兰达尼亚提供合理的价格与合理数量的粮食,而罗曼帝国则将属于帝国的诺曼公爵的土地租借给了女王。
租期是五十年。
诺曼公爵提出了抗议。
可面对罗曼帝国的陆上包围和停在海岸线外的兰达尼亚王国的海军,公爵大人在被围了了半个月后,就开城认栽了。
公爵一家被客气的请到了伦敦,除非他们全家死光,否则别想回到原来的土地了。
女王陛下派了兰瑞子爵作为自己的代理人。
这位八条舌头的外交官非常适合留在这块土地,近距离观察利亚和帝国的战争。
这个无耻的合约,将诺曼公爵的封地当做谈判桌上的臭骂,皇帝和女王两人完全不在乎公爵一家的心情。
墙头草两边倒的公爵本来就没什么好名声。
毕竟他虽然审时度势,可做法相当的不体面。
一个贵族连体面都没了,那还不如淹死在酒缸里算了。
所以当这位老公爵在到达伦敦不久之后,真得淹死在酒缸里时,曾经吐槽过的这件事情的某个小贵族暗自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祥的预言功能。
等到他在一年后发现自己讨厌的敌人还在耀武扬威的带着自己喜欢的女神出入剧院的时候,确认自己没有诅咒或者预言功能,这让小贵族颇感失落。
公爵这种极其不体面的死法,甚至让公爵的家人都羞于举办盛大的葬礼,只能匆匆将公爵落葬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后面的墓地里。
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墓地价格非常的昂贵,而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祝福也是相当的昂贵。
但是这钱又不能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