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个好思路。
不过又考虑到了盗版情况。
白河编辑又提出了异议:“不过,如果做电子书的话,更难阻止盗版吧。”
沈韵觉得这也是个困难点。
“但是做什么事情不都有风险的吗?”
想到这里,沈韵就问白河编辑:“如果众筹的简装版卖不出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捆绑点周边呢?”
“比如说?”
“全手工定制的剧本,还附加我的签名。”
“这个的话……”
这就不是卖书了,这是卖周边了。
这个操作不仅仅是白河编辑一个人提出项目就行,还要和其他的部门协作,尤其是还要找到合适的印刷厂。
不过白河编辑却觉得这个项目能行。
“我去问问看。”
出版社觉得这个项目可行。
在经过了成本计算和项目内容后,结果算下来还有三千万的资金缺口。
沈韵毫不犹豫地出了这笔钱,顺便搜刮了销售额的分成。
白河编辑在知道沈韵出了这三千万的缺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想到了《悠久》这个企划。
当年《悠久》这个手游企划除了赤司小少爷之外几乎没人看好,在缺钱的时候,是沈韵毫不犹豫地掏钱补上了缺口,然后拿到了分红。
这笔分红加上之后的一系列作品的各种分成,让这位当红作家今年交了十多亿的税金。
就差被京都的都知事送一张“纳税大户”的奖状了。
白河编辑决定坚定不移地站在雨川老师这边。
别的编辑完全不懂白河编辑的坚持,虽然编辑要挺自己的作者没错,但是雨川老师这次的投资能回本就不错了。
大家都觉得是雨川老师有钱没处花,鼓动了出版社和自己一起搞个圆梦计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