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见了,方哲也盼着张凡能活着。
让人一打听还真找到了张家。
其实张家也算临海大族,可惜天灾时在家的两个儿子都死了。
而张家大儿子张凡当时在京都传译馆任职,这四年多都没有消息传来,多半也是死了。
老爷子心灰意冷也不想管生意上的事了。
现在张家的生意是张凡的表弟韩进在帮忙照看。
“韩进这人可靠吗?咱们要搞东京营,人不可靠绝对不行啊。”
方哲说完张家的事情,并且推荐了韩进,于明追问道。
方哲点点头道:“可靠的。韩进家里也是官宦人家。”
“他祖父是太祖时期的越州同知。父亲是高宗时的宁海县令。还有个大哥,是现任的东阳县令。”
“而且这个韩进也是忠厚机敏之人,我和他聊过,能看出他人品不差。”
方哲对韩进的感官不错,也会不遗余力的推荐。
虽然有张凡的缘故,韩进自身说话办事也让方哲比较欣赏。
“既然老方推荐了,那就让人去信问问他会不会倭语,要是会的话招他来江州先。”宋扬点点头道。
“哦对了。如果他不会,也让他在台州找找看有没有会倭语的,带来江州。”宋扬补充道。
“行。下官一会儿就给他写封信。”方哲道。
给韩进的书信当天就发出去了。
江州发往江南东道的货船一天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信使正好赶上下午那班船。
还省了另备船。
往台州临海送信走的是水路加陆路。
走长江到江阴,入太湖,在湖州上岸走陆路。
一趟下来,来回最少二十天。
等待的这段日子,宋扬便和高俊岩、于明推演东京营的组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