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国产货也不是劣质货,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加利亚的工业产品已经完成了一次技术升级,这其中很多技术都是德国人无私奉献的。
保加利亚的汽车工业,一直都是很不错的,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垄断了东欧八层的汽车市场,皮实耐cao)就是保加利亚汽车的代名词。
保加利亚也是欧洲最大的汽车使用国,最先购买汽车的资本家,然后就是在世界大战中发家的军功贵族们,现在已经轮到中产阶级了。
从斐迪南批发奖励小汽车开始,中产阶级大规模使用汽车的子已经不远了。
作为保加利亚的企业的风向标,既然斐迪南旗下的产业开了走,其他的企业肯定也会纷纷效仿了,中产阶级实质上已经是被用上汽车了
保加利亚的现在的中产阶级有多少初略估计两三百万人,还是有的。
划分的标准非常的简单,按收入划分年收入八千列弗五万列弗之间,都属于中产阶级,年收入超过五万列弗,那就是富翁了。
安资产划分个人总资产在十万列弗五十万列弗之间,都属于中产阶级,超过五十万列弗那就是富翁了。
按照这个标准,保加利亚的部贵族都是富豪级别的,他们的总资产都超过了五十万列弗,虽然他们很多人的年收入,都不到五万列弗。
没有以家庭以单位,现在保加利亚依然流行的是大家庭,虽然是一个家庭,但实质上他们已经分开了。
财务收入、常开销、债务大家都是分开的,不过大家依然喜欢以一个家庭的份出现。
面对这种特殊的国,按家庭财产标准划分贫富差距,显然是不合理的,好多大家庭都有几百口人了。
家庭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是非常悬殊的,有富翁、有中产阶级,也有穷人。
这也是独特的文化体系造成的,大家都习惯了亲兄弟明算账,或许了解欧洲人的就会发现,有人穷困潦倒要领救济粮,他的兄弟却是亿万富豪。
这并不奇怪,亲归亲,但是人家没有义务要帮你,不能说大家是兄弟,就必须要帮忙
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如此,亿万富豪的子女照常有去餐馆端盘子打工挣钱的,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保加利亚也是如此,通常在十六岁之后,他们的就要自己努力赚钱养活自己,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义务到此就结束了。
伦敦
这座球的金融之都,现在再次闹了起来,二十多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皇家舰队依然停靠在港口里,向外界展示大英帝国的强大之处
这些国家都是清一色的沿海国家,参加这次会议也是有门槛的,总不能让一帮内陆国家,来参与海军军备会谈吧
人家连个港口都没有,就算是想要建立海军,也没有地方放军舰啊
停留在纸面上的海军,有限制的必要么
按照这个标准的话,本次真正参与谈判的国家,也就是英、法、保、四国,然后再加上俄国、奥匈、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丹麦、智利、巴西、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