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游戏竞技>相王讲鬼故事> 第四十八节 祖传超人术(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节 祖传超人术(六)(3 / 3)

(二)《周易》是气功理论的源泉

由上述内容可知,《周易》就是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明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以揭示自然和人事的运动规律,进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这一规律去修炼自身。

在此之前,气功理论尚未形成,还是一种相当朴素的认识。

在此之后,气功理论开始出现完整化、系统化的趋势。

《周易》的出现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后世气功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气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易》在气功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化的元气本体论。

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本体论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的根源就是元气,元气化生万物。

《周易》的宇宙创生演化模式使这一学说更理论化了。

《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郑玄注释“太极”说:“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

”就是说,“太极”便是混沌未分状态时的那种元气。

气功理论就是建立在元气本体论的基础上的。

人体也不过是一种气的化生,“聚则为形,散则为气”,气功中的运意行气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表现。

第二,“天人合一”的全息论。

从本体论上看,《周易》是根据古朴的字宙全息统来构建易卦理论大厦的。

它以天、地、人、物相类比,寻找相互之间的统一道理,使世界万物以其相同属性归属于八卦之中。

例如,“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周易》不仅认为“天人合一”,任何一事物都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而且“天人相应”,即“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通过阴阳交感作用互相感应,相互包含。

八卦理论应用于人体这一“小宇宙”,则人体也成了一个八卦体,“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为股,坎为耳,离为目,民为手,兑为口。

”从先天八卦看,头为阳为人身之主宰,故乾应在头部,腹与头相对并为阴,象包裁万物的坤,且乾坤相对,故坤为腹部;震在坤之侧,且代表动,故震为足。

气功理论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许多功法就是八卦理论的实践。

第三,内丹派气功的始作俑者。

古代气功文献中多借用八卦来阐述气功锻炼中的阴阳变化,后世内丹派气功就是在《周易》理论基础上建立的。

内·丹术中的大周天、小周天之说就是对八卦的具体运用。

《金丹大成集》说:“何谓子午?”答曰:子午乃天地之中,在天为日月,在人为心肾,在时为子午,在卦为坎离,在方位为南北。

”“子午”指小周天面言,因为子午即坎离,坎离位于南北。

小周天练功的进程和功夫,用后天八卦(即子午)来说明,故小周天也称“取坎填离”或“坎离交媾”或“心肾相交”,大周天是在小周天的锻炼基础上的提高阶段,它以先 41八卦的乾坤为南北方位,从气功角度上讲,小周天进至大周天。

就是后天返先天,将人体气化从后天八卦炼成先天八卦。

被称作“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就是假借《周易》交象以论作丹之意。

后世内丹家又多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药物”指代人身和精气。

气功专论《八卦朝元统要》、《人体元气消长说》等都是运用八卦理论,来论证阴阳平衡,元气消长的生命活动。

还有,八卦内功也是气功门派中的一种。

中医还把人的一生。

从出生到青年、壮年再到老年,最后死亡的自然规律,用卦象来描述。从全阴的坤卦开始,这时无生命。

在此基础上,开始生命活动,就有了一点阳气,用复卦表示。然后经历临卦琶,到了阴阳各半的泰卦,表示生命之兴旺发达。

又经大壮卦、决卦而到乾卦,发展到人体的盛壮时期,犹如中午的太阳,而后阳气渐衰进入始卦寻、遁卦、否卦霸,又经观卦、剥卦,阳气将无,最后又进入无生命的坤卦。

这一理论在气功中也得到了应用,摸清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指导练功实践,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为了指导具体练功时间,一天十二个时辰也有八卦之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