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侠听了功德簿所言,亦是有所认同,他定睛观看眼前的一切,只见四处黄沙漫漫,没有一点生机,这哪里是风景如画的江南,分明是一个不毛之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江逸侠的心中不由提起了十二分小心,他知道必是有人暗中使出法术,将他与功德簿引入其中。不过吗,对方是何种身份,又是为何将自己拉入其中?江逸侠的心中,渐生疑虑,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倒是功德簿比较冷静,他的神识迅速急转,立时想到了对方的身份:这个神秘人物,应该就是他们正在寻找的范华,他将自己与江逸侠引来镇江,就是为了半路截杀他们。
于是,功德簿赶忙传音于江逸侠:“小江,这幕后之人,不会是别人,一定是我们要寻找的范华,他之所以在镇江出现,就是为了引我们而来,将我们拉入这异空间之中。”
江逸侠听完此言,亦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妖人范华还真是诡计多端,看来此人必是大明心腹大患,一定要趁早解决。他赶忙运起神识,此处寻找敌人的气息,竟发现了一股强大之力,而且隐隐带有一股令人窒息的戾气。
江逸侠不由暗自心道:这个力量之主,是一个极度危险之人,他莫非便是范华?这么说来,范华应该于蜀山的莫忧一样,是一个令人恐惧无边的阴神。
江逸侠想道此处,不由高声喝道:“范华,不要鬼鬼祟祟,躲于一旁。你既然敢在八宝金殿上大骂当今天子。就不敢现身与我一见?”
声音一落,范华便做出反应:“江逸侠,不要口出狂言,你家范爷,可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怎会不敢见你这一黄口小儿?”说罢,他就现身于江逸侠面前。
江逸侠不由定睛一看,只见对方十八九岁的年纪,打扮得如同一名书生,不过却隐隐有一股英气隐于面中。江逸侠见到范华,不由一阵惋惜:此人长得仪表不凡,应该是名正道中人,可是却偏偏是“阿布霍斯”的走狗,真是让人失望。
于是,江逸侠说道:“阁下便是范华,我观阁下相貌堂堂,不像一个邪恶之人,为何要听命于‘阿布霍斯’,做些倒行逆施之事?我奉劝阁下,早早回头,弃暗投明,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英雄,而非祸害众生之人。”
范华闻之,不由大怒:“江逸侠,你不要满口胡言,你以为你所代表的就是正义,孰不知你已成为乱臣贼子朱棣的走狗,才是真正的邪恶之人!”
江逸侠闻后,不由加以驳斥:“范华,你此言差矣。朱棣虽是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取而代之,但他并非乱城贼子,他之所以起兵反抗建文帝,皆是因为建文帝的咄咄逼人。建文帝当上皇帝,不思造福于天下百姓,却一心对付自己的几位叔叔,致使燕王朱棣迫不得已,才起了‘靖难之役’。不因如此,建文帝朱允炆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他识人不明,误用一些庸才,只是自己最后兵败,下落不知。由此可想,朱棣比起朱允炆,更是皇帝的不二人选,又岂会是你所说的乱臣贼子?”
范华不由一阵寻思:这江逸侠虽是年幼,所说却并不没有道理。建文帝朱允炆,也着实太令人失望,比起朱棣来相差甚远。不过即使如此,朱棣仍是一个谋篡天下的大奸大恶之徒,值不得推崇。
于是,范华喝道:“江逸侠,你不过是一名八九岁的娃娃,懂得什么道理?你我多说无益,不如手下见个高低?”
说罢,范华摆出个架势,准备与江逸侠过招。功德簿见到,传音于江逸侠说道:“小江,这范华,身上隐隐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你可要小心应付。”
江逸侠也看出范华并不简单,不由暗道:此人虽是看上去是一名瘦弱书生,可是体内蕴含极强的力量,应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是太好对付,看来自己一上来就要使出绝技,将他迅速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