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今天的做法,实在僭越。”
“当着众人的面指责自己的上官,却轻易得到了太子的召见。长此以往,文武百官只会有样学样。”这话就不仅仅是在批评孙永方了,就连朱慈爝也在受教训的范围内。
但朱慈爝并没有动怒,冯士淳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的确算得上亦师亦父,对这位先生,朱慈爝还是很尊重的。
而且冯士淳说的没错,君王的喜好不像普通人,但凡流露出一点点风向,很快就会有人有样学样。
孙永方今天这么做,或许并没有邀功之心,但其他人看见了,就不好说了。
“老师教诲的对,我下次会再仔细斟酌。”朱慈爝虚心说道。
孙永方顿时不安起来,如果冯太师并不赞同自己的做法,那今日自己坐在这儿,难不成是要被兴师问罪么?
“不过事急从权,我觉得孙大人今天这番行为虽然欠妥,但他是真正干事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不能轻易放走。”朱慈爝说道。
冯士淳也看向了孙永方,直接说道,“太子殿下惜才,孙大人也不要辜负太子一番心意。你说自己平日里的奏折传不上来,今日……就畅所欲言吧。”
孙永方刹那间,浑身都冒出了一层鸡皮疙瘩。
他们并不赞同他的做法, 却也不曾诋毁孙永方的才能。
这一刻,他坐在了大明的统治者面前,畅所欲言自己的政见。
“殿下曾经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在千古之中。”
“但是要让所有人看见教育的重要,就如同科举一般,必要让读书厉害的人,为国家科研立功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只有这样,百姓才会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才会不断上进求学,永不止歇!”
孙永方慷慨激昂的说道,他这些年,虽然身份尊贵,吃穿不愁。
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局限在孙家的深宅大院里。孙老爷只有一个儿子,众人对他最大的期盼,就是赶紧再生下一个儿子,仿佛生育子嗣,就是他存在的唯一必要。
但是在南洋,孙永方忽然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