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在一零年已经掌握槽式发电的整套技术。唐浩泽打算先建一个十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太阳能发电厂,投资应该要五亿美元以上。
一个十万千瓦的槽式太阳能发电场,反射镜场总面积大概需要一百万平米,加上其中的空隙,两百五十万平米的用地大概大概也就足够了。
所以正片土地如何才能合理利用,唐浩泽要好好思考一下。
唐浩泽需要和政府协商一下,看能否拿下那片地,还有具体拿到多少地皮。他本来想着自己亲自出马,这件事能更有效率。
现在有冯旭这个人主动奔波,他也轻松许多。他邀请冯旭一起吃了早餐,似乎给对方不少信心。
冯旭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在唐浩泽返回沪市后没多久,当地省政【2】府就同意了让唐浩泽承包他选中的那片地。
他们甚至希望唐浩泽承包更多的土地,提出希望他承包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承诺说服那片地的几个小村子整体搬迁。
“如果唐先生没意见,我们这就马上给中央有关部委打报告。如果有其它意见或者建议,我们也欢迎唐先生提出来。我们会按照您的意见走出调整。”
唐浩泽接到冯旭的电话后,将这个结果交给专门为这个项目聘请的顾问团。让他们帮自己分析一下是否接受青【2】海方面的建议。
当两夫妻晚上休息前,他又习惯性地和卢梦商量这个事。
卢梦听他将事情说完,说:“既然他们给的土地承包价不是很高,三千平方公里每年才总共要一千万,每亩不过两块多钱的承包金,还五十年的承包期内承包金不变。我觉得可以承包下来。”
唐洪泽也知道对方在土地承包金方面已经做出很大的让步,不过其中也有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承包的土地至少要有50%以上的自然植被,要在二十年内每年要完成自然植被面积2.5%以上总面积。三十年内完成承包土地70%的绿化土地。第二个条件是承包期结束后,地面所有设施交给当地政府。
第二个条件,唐浩泽没什么意见。五十年的承包期结束后,那些设施大概也没有多少年使用寿命。另外日后的农场也未必还需要那么大的土地。
再说,五十年后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技术也许会有了几个代插。到那个时候那些设施也完全落后了。
他犹豫的是,在荒漠地区进行绿化,成本压力会比较大。
卢梦也许是猜到他的担忧,就说:“其实我觉得既然要挖井,那就能有一定的水源。有了足够的水,只要选对了用于绿化的植物种类,绿化应该用不了多少成本。而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天方集团可以将那里发展成一个新能源生产基地。那样的产业集中发展更方便一些。”
唐浩泽也是在分析超计划承包土地的利弊。
他之前最多只是打算用一百多平方公里建设温棚。如果承包三倍的土地,可以开发的面积自然也就更多。只是综合的条件也限制了在那里的农业开发。其中如何保证土地合理利用,还需要他仔细分析。
他考虑了一下,说:“你说的没错,那确实有很大好处。但那么大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利用得完。按照规划,正片土地至少能建成一个五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基地。成本可不少。”
“那些自然植被应当也可以加以利用。只要保护得当,我觉得承包下来的土地其实都是可以有产出的。”